9月18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场只争朝夕的赛跑。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
这五年,生产力有了“新引擎”。路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越来越多前沿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五年,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成为“骨干力量”。青年科技人才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为4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承担……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决定着大国科技的后劲和韧性。
这是一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从科研成果到民生福祉,从青春梦想到国家战略——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袁隆平、吴孟超、黄旭华……“十四五”期间,一颗颗璀璨的科学之星虽然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之光激励后来者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从“十四五”的创新攻坚,到“十五五”的决胜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策划:陈芳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