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3年3月15日 作者:参考消息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外媒:中国式现代化被视为成功发展典范

参考消息网3月14日报道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3月10日发表题为《现代化,中国式的》的文章,作者是彻丽·希特卡里。文章摘编如下:

1983年6月,时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对外国专家发表讲话时阐述了有关中国现代化的概念。他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各个民族和国家迈向现代化的道路绝非一条,每个民族和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具体而管用的现代化道路。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的这些“中国特色”被定义为,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历史方位和现实基础而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主张改革的同时,继续了对一条通往社会主义的独特中国道路的探索努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具体化为“五个特征”和“九个方面本质要求”。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被积极推广为西方发展模式外的另一种选择。中国将其表述为可供发展中国家仿效的发展模式。通过“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获得“加快发展”,同时“保持自身独立性”,中国式现代化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解决人类问题的全新选择”。

中国将这一概念与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新时代各产业、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方面的发展成就,被称为可供其他国家搭乘的“顺风车”。中国强调,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努力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无疑呈现出一个更加自信的形象,因为它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北京当然意识到,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理解差距”。但正如一些专家所言,中国式现代化正被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接受,其中许多国家将中国视为一种成功的发展典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