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0年7月29日 作者:陈友冰 来源:国学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八):李鸿章家书

  李鸿章家书
  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仪叟,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其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父亲李文安(1801-1855)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与曾国藩同榜。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于合肥肥东县东乡(现属合肥瑶海区)磨店乡。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李鸿章本名章桐,父亲将其名为鸿章,意在希望他成人后能“宏图大展,文章经国”。李鸿章没有辜负父亲的殷殷期望,二十一岁考中举人,二十四岁中了进士,成为当时安徽最年轻的翰林。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两广总督等职,是我国晚清重臣。
  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对其功过誉毁简直判若两人:誉之者称之为“旧中国务实第一人”、“中国近代化之父”;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被西方人称呼为“东方的俾斯麦”;为人顾大局、识大体,虽饱受骂名,仍与八国列强谈判,签订《辛丑条约》,最终赔上老命一条。他兴办洋务,建立北洋水师,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以前有很多人说李鸿章因为代表中国和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而给他扣了个“卖国贼”的大帽子,殊不知李中堂当年在谈判桌上曾极力争取为国家减少赔款数额,甚至老泪纵横,哭求当时外国首脑。如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时,面对日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中方只有“允”和“不允”两种选择,而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李李鸿章一直磨到点灯时分,口干舌燥地要求再削减五千万两,实在达不目的了,又说减少二千万两也行,最后甚至满眼含泪向伊藤博文哀求,看到我这把老骨头的面子上,多少减一点儿,算送给我回国的路费吧。可以说他是忠实地执行了清廷的电旨:“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但人家根本不为所动。这典型反映了“弱国无外交”,并非李鸿章卖国求荣;对维新派及革命者的宽容态度。李鸿章算是当时清政府中比较开明的官员之一,他也为当时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感到忧心,已经意识到如不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中国必亡。于正是由于他同样抱着“救国”的决心,致使他甘愿冒着杀头的危险暗中保护维新人士,甚至在孙中山游说他造反后也没有杀他。可见李鸿章内心深处还是支持革命的。只是由于深受中国古代封建礼教的影响,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清政府对抗。
  但毁之者,则指责他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思进取,丧权辱国,甚至直斥为“汉奸”、“卖国贼”。其主要罪行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曾经杀降,此举有过河拆桥之嫌,显得李鸿章有些不仁不义;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在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过程中投降卖国。
  但是,对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不管评价上如何分歧,都会承认这是一位非常杰特的政治人物。在晚清充满内忧外患、朋党纷争的政治漩涡中,矗立四十年不倒,这本身就是个奇迹。作为政坛的“常青树”,更以“做人更做事”的风格著称于世:在他的老师曾国藩去世后,中国的内政外交、政治军事,他几乎是一人扛鼎:他以士林领袖身份带重兵,身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又以封建朝廷百官领袖地位支持革新,为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创立了中国近代早期军工企业和中国近代的民用企业。开眼看世界,将首次将百名学童送到美国深造,开中国向西方留学之风;他身为汉臣而拥重兵,却受到满清皇室的充分信任和敬重: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他作为谈判对手,在“弱国无外交”的劣势下,却赢得西方列强的敬重,称他为“东方的卑斯麦(德国铁血宰相)”。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基本上代表了学术界对李鸿章的评价。
  正如西方一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李鸿章一生成就的取得,与他的超强的心理素质关系极大。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和完成历史使命,他能够忍受种种屈辱。李鸿章有一幅广为人知的对联:“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它突出表现为能容骂:承受士子之骂,大臣之责,甚至还将女儿嫁给一度骂自己最凶的“清流派”首领张佩纶(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祖父)。
  李鸿章这位晚清著名的外交家和改革家不平凡的一生,确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其中自然包括他的父亲和他的家教。李鸿章有兄弟六人和两位姐妹,父子三位进士,兄弟皆为总督这就极为少见。子孙后代中竟出了那么多的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散处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尼日利亚等国,不但为祖国,也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做出诸多贡献。别的不说,单是清末民初中国最大的两家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就都是他的后代创办的。交通银行的第一任总理是他的二儿子李经楚,中国银行的第一任总理是他的外孙孙多森(李瀚章二女儿的二儿子)。这种众多人才出于一家的现象自然与家境、家风、家教关系极大。
  现存的《李鸿章家书》共八十二封。其中有禀父母的、有致弟兄的、有谕侄辈的、有寄同僚的。涉及对内的太平天国战事,平定捻军,对外中日甲午海战、马关条约签订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签订等近代史上大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主事者和亲历者的心路历程和事件背景,为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有与亲人有叙人伦的、有嘱读书学习的、有论修身养性的,皆文笔流畅,文彩斑斓。他常常开导弟兄、叮嘱侄辈;读史不可间断,读经不可泛鹜,得失常事,不足为虑,尤其不可以考试论成败。在《谕文儿——有志为官者,不可仗势欺人》一篇中指出“凡做好人、做好宫、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在《寄四弟——论学识精进之理》一篇中说:“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日积月累,何患学业才识之不能及人也!作官能称职,颇不容易,做一件好事,亦须几番盘根错节,而后有成。”李鸿章以其亲身体验告诫弟兄侄辈,做官称职不易、作好事难,务希以好师好友为榜样,日日留心,事事长进。《李鸿章家书》中诸如此类的箴言警语,比比皆是,无论是为官建树、做人修身,还是治学待人,都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借鉴。当年蒋介石经孔祥熙推荐读了《李鸿章家书》后,曾对秘书陈布雷说:“李少荃,这个曾国藩的嫡传弟子,他创立了淮军,缔造了中国的海军,其人安帮治国的宏才大略已是少见。抓钱财、治家族,又细心又大气,文笔亦绝妙。在咸丰、同治、慈禧这几个庸主手下也能办大事。其教子亦颇有一套,连家中的烧火工也教育得好好的!你看,这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最早出版的《李鸿章家书》            家书中给母亲的手笔

  禀父母书
  【原文】
  月之初八接诵手谕(1),命儿为官清正,毋作贪想,临事尤宜谨慎,敢不遵命!当儿来此接篆(2)之时,一般谋缺者纷来道贺,户为之穿(3)。彼等有愿以巨金为寿。儿弗论财物,却而璧之(4)。盖不义之财,不取为是也。
  【注释】
  (1) 接诵手谕 :收到父母亲的亲笔信。诵:诵读;手谕:上级或尊长亲手写的指示。
  (2)接篆:官员接任。篆:官印。过去新官到任要与前任举行“接篆”仪式。
  (3)户为之穿:房子都快挤破了。
  (4)却而璧之:原封不动退还。却:推却;璧之:完整归还。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
  【短评】
  此信写于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作为淮军统帅,奉命进驻上海,并升任江苏巡抚之时。此前,父母曾有家书,要他担任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巡抚)时要“为官清正、毋作贪想”,另外“临事尤宜谨慎”。李鸿章此信是回复父母。着重是第一点“为官清正”,至于“临事尤宜谨慎”,此信未触及。从信中谈到的情况看,拉关系、搞贿赂在晚清时代很盛行。有些做法与今日的官场也很相近。“彼等有愿以巨金为寿”与今日一些商人为谋取利益给官员行贿也很相似。而李鸿章能够原封不动退还,并且认识到“不义之财,不取为是也”,在晚清官场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李鸿章能成为晚清政坛的中流砥柱,被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被西方列强称为“东方的卑斯麦”不为无因。
  李鸿章能够为官清正,对不义之财“却而璧之”自然是本身的操守和修养所决定的,但这种操守的形成,与父母的家教、家风也不无关系。他的父亲李文安是一位遵循儒家道德规范的士大夫。据说他“内行尤笃,事亲至孝”,“为人刚方厚重,然诺不欺,所至皆敬慕之”(《清史稿·李鸿章传》)。自幼苦读,道光十四年(1834)考中举人,4年后又成了戊戌科进士,是这个家族有家谱记载的前七代人中惟一的一名进士。中进士后分发在刑部任职,曾任主管广西、奉天、山西的司员,当过提牢厅和秋审处的主管,掌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还亲自管理过两个监狱。照理说,这可是个肥水大得可撑船的差事,哪个犯人家属不有求于典狱长呢?但他能秉公办事,官、私居然毫无闲言。他在掌管提牢厅期间,严禁吏卒虐待囚犯,“捐置衣被药饵,夏席冬粥,躬白监视,狱无瘐毙”。著有《贯垣纪事诗》一卷,后为“刑官刊布之以为法。审理案件认真负责,公正不阿,“庭诤面折,人有包老再世之目”。因“倔强不苟合”,得不到上司赏识和提拔,在刑部一直干了18年执法官。直到太平军起,按朝命回乡与儿子一同组织团练剿匪。
  李鸿章的母亲李氏,系合肥名士李洪漠(字腾霄)之女,出身书香门第,“秉性淑慎,教子有方”,是位贤妻良母。她生育6男2女,经常教导儿子“致事报国”,女儿勤俭持家。自己更是身为表率:“尺布寸缕,拮据经营”。有人担心她家人口众多,生活艰难,而她却坦然以对,声称:“吾教诸子发愤读书,皆嶷嶷有立,岂忧贫哉!”她克服经济上的种种困难,让诸子“发愤读书”,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走下去。结果兄弟六人皆有成就:李鸿章不必再介绍。至于李瀚章,李文安说他“性本敦笃”,“幼弥精勤”。因父亲在京任职,他作为长子挑起家庭重担,侍奉祖父,照顾弟妹。他既“百口荷一身”,“日日役米薪”;又秉持庭训,专攻举业,也是进士出身,也做到湖广总督、云贵总督等封疆大吏。老三鹤章,廪贡生出身。据说他“生而英毅,自幼读书,颖迈不群”,博通经史。在屡试不第后,应父命兴办团练,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屡建战功,赐黄马褂,授甘肃甘凉道,死后朝廷在立功地建专祠。其子李经羲,官至云贵总督。老四蕴章“年十二病目已而盲”,被迫放弃通过科举门径登上仕途的打算。据说,他“性孝友”,能够“先意承志”,深得双亲的欢心。他“以残废之身”留在家中,照料一切,免除了做官在外的兄弟们的内顾之忧。并按李鸿章嘱咐创立宗祠家庙,置义田千数百亩,除祭扫外,赡养族中鳏寡孤独,残废,并资助贫不能嫁娶丧葬,或子弟无力读书者。又以衰病之身率子经世主持修《庐州府志》,书成而病故。老五凤章,“究心于经世有用之书”,帮助其父办过团练,总理过霆军营务,还在江南制造总局做过事。他后来“乞假引退,侨居芜湖”专心经营土地、商业和高利贷事业,成为鸿章兄弟中的首富。老六昭庆监生出身。“少通经史,博学能文,持躬端正,文字得雄直气” 曾国藩曾称赞他“胆识均优,堪膺大任”。时人谓其“沉毅英练不亚诸兄,海内人才萃一门”。可惜英年早逝,卒年三十九。著有《从戎日记》五卷、《小琅环馆试贴诗》二卷、《补拙斋诗文学》等。李氏兄弟发达后,母亲亦“时时以盈满为诫”。其大女儿玉英“静正有须眉丈夫风”,嫁给桐城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的后人、一代名医张绍棠。张绍棠亦是合肥团练早期首领,后为李鸿章幕府、记名提督。张绍棠夫妇在李家困难的时候,曾屡番接济李家,令李鸿章数年后还感激不尽,玉英诰封一品夫人(见李鸿章《诰封一品夫人亡妹张夫人家传》及其给鹤章的信)。此女玉娥嫁给同邑费日启。喜读《刚鉴》,“通群书,喜吟咏”,著有《养性斋全集》。
  在民间传说中,李鸿章母亲更是“寒门典范”。在合肥李鸿章的家乡磨店有这样的传说:有一年,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从路边抱回一个正在出天花的被遗弃的女孩。回家调治后居然治愈了。李家本不富裕,这位姑娘长大后要报答李老太爷的养育之恩,既然整天跑进跑出地干活,也就没有必要像当时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那样裹脚了,同时也没有亲生母亲在旁监督她裹脚,于是,那双自由自在的大脚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好帮手。这位姑娘就是李鸿章的母亲李老太太。李老太太共生了六子二女,生计窘迫的李文安为此曾大感烦恼,写诗发牢骚:“难得多累怨丁添,烦碎高堂问米盐。”她听了以后把眼一瞪:“我教孩子发奋读书,长大后都能成为栋梁之材,哪还怕什么贫穷?”鸿章兄弟显达后,这双大脚也闹出不少笑话。李鸿章在当上直隶总督,将母亲接来天津同住,各级官吏纷纷设家宴迎请,以示巴结。每当出门坐上八抬大轿,老太太总要将一双大脚伸出帘外,招摇过市,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成为街议笑料。李鸿章面子上下不来,于是苦苦哀求老妈将脚收敛一点。老太太勃然大怒:“你老爸当年也不敢说这般话,没有老娘这双大脚,谁供你们读书做官?”说罢倒头便睡,绝食三天,以示抗议。李只好连跪三天赔罪告饶,从此任凭老妈为所欲为。这个民间传说可能是将李鸿章妻子周氏某些特征误植到其母身上。李鸿章妻子是李鸿章祖母的堂兄、也是李家恩人周菊初的侄孙女。周菊初一直很看中李鸿章的才学,断定他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还在李鸿章赶考前,就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了他。周氏李鸿章大两岁,是一双大脚。是个传统的女人,侍奉公婆,照顾孩子,勤勤恳恳。后来,李鸿章回家办团练,生活中充满了不安定因素,她跟随李鸿章到处奔波。1861年,病死在南昌曾国藩湘军大营中。李鸿章对这位长姐式的贤妻一直很尊重。有的学者认为,在李元度事件之后,李鸿章之所以离开曾国藩,乃是因为此时周氏病重,他是想回去调理、照料病重的妻子。
  李鸿章从湖广总督的位子上北调京畿去任直隶总督,留下的湖广总督的职位恰好由他的哥哥李瀚章接任。当时李老太太正跟儿子住在总督署内。总督要掉换了,而老母亲则是同一个,不需要“挪窝”的,民间传说是“李家是总督换防,老太太不换防”。此后两个总督又有过几次这样的“换防”,老太太仍是安之若素:“他们换他们的防,不关我事”。李老夫人教子有方也获得当时朝廷的尊重。做八十大寿时,曾御书“松筠益寿匾额一面,紫檀三,镶玉如意一柄,大卷江绸袍褂料二匹,大卷八丝锻袍褂料二匹”;同治八年(1882)久病不愈,皇上又下谕旨,赏李鸿章一个月假期去湖北(李瀚章的督署)探望,并赏其母人参8两,以资调理。圣旨下达的当日老太太就去世。于是清廷再下一道谕旨:“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秉性淑慎,教子有方,今以疾终,深堪轸恻,朝廷优礼大臣,推恩贤母,灵柩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到籍后,赐祭一坛,以昭恩眷”。甚至在她去世二十多年以后,清政府还追封她为一品夫人,晋封为一品伯夫人,晋赠一品侯夫人。那时她所有的儿子都已去世了,清政府仍念记着她,可知她的身价在晚清历代皇帝眼里,都是不低的。

李文安全家福

  致鹤章弟(关于周济亲族事)
  【原文】
  吾弟来书,说到周济亲族事,兄亦颇赞成。前吾祖父穷且困(1),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2)。祖父无法以偿,惟有支吾以对(3)。支吾总非长久之计,即向亲友商借,借无还期,亦渐为亲友所厌。其时幸有姻太伯父周菊初者(4),稍有积蓄,时为周济,并劝祖父以勤俭,并亟(5)命儿孙就学,吾祖父从其言,得有今日。吾弟年少,此事或未之详也。吾与诸弟能有功名,非有周姻太伯,焉克至此(6)?吾虽服役在外(7),未尝敢一刻或忘。今周姻太伯之后,亦如吾祖父之穷困,亟应筹款接济,以报昔日之功。今特命使者携银五十两送去暂济涸辙(8)。至吾祖父所欠未偿者,兄至年终当更筹百两。吾弟景况亦非昔比,当可分任其劳(9)。至大哥处,兄已去信也。五兄弟四人,将来能集资十万,仿范文正之例(10),开办义庄(11),庶族中贫有养孤有教也(12)。
  【注释】
  (1)祖父穷且困:李鸿章祖父名殿华,字庆庵,两次应乡试落第后,退居乡间课率子孙耕读。凭借祖先余荫虽继承了一些土地财产,但因李氏宗族繁衍,家大业小,在析居分爨时,殿华一支“推多受寡”分得的土地财产不多,靠借债度日。
  (2)过江之鲫:形容人数众多。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形容“过江名士多于鲫(鱼)”。
  (3)支吾以对:搪塞应付。
  (4)其时幸有姻太伯父周菊初者:当时幸亏有个祖母娘家哥哥叫周菊初的。姻:姻亲,指妻子、母亲、祖母的亲属;太伯父:祖父母的兄长。周菊初的侄孙女嫁给李鸿章为妻。
  (5)亟(qì):尽快地。
  (6)焉克至此:怎能达到如此地步。焉:怎能。
  (7)服役在外:指李鸿章此时正率领淮军围剿太平军。
  (8)暂济涸辙:暂时救急。涸辙:车辙里的干枯了。涸(hé),干枯;辙,车辙。语出《庄子》:“涸辙之鱼,相濡与沫”。
  (9)吾弟景况亦非昔比,当可分任其劳:你现在的经济情况改善了,也可以承担一些。
  (10)仿范文正之例:仿照范仲淹的先例。范文正:范仲淹的谥号为“文正”。 范仲淹,宋代名臣,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义庄:封建时代一种扶助贫弱的慈善机构。往往在家族内部兴办。
  (12)庶族中贫有养孤有教也:使家族内平民中那些贫苦的人有人供养,孤儿能享受教育。
  【简析】
  这封信是写给弟弟鹤章的。鹤章是李鸿章的三弟,字季荃,廪贡生出身。据说他“生而英毅,自幼读书,颖迈不群”,博通经史。在屡试不第后,应父命兴办团练,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屡建功勋:因收复安庆,擢知县,赐花翎;攻克江阴,擢知府;攻克常州后赐黄马褂,授甘肃甘凉道,因伤病未赴任,乞病归,光绪六年(1880)卒於家中。鸿章此信是回复弟弟来信,赞成在家养病的弟弟对家族中贫穷者进行周济。其中尤其谈到祖父时家境的贫寒,靠借债度日。幸亏姻太伯父周菊初接济,并亟命儿孙就学,才有李家兄弟的今日。信中并建议以回报周家为起点,兄弟几位共同捐出资财 建立义庄,让家族中那些贫苦的人有人供养,孤儿能享受教育。信中充满感恩之心和悲悯情怀。
  一个人有没有感恩之心和悲悯情怀,往往是他走向成功的内在操守。不仅是李鸿章,凡是成功者尤其是伟人,似乎都有这方面的德操。如前面《郑板桥家书》中的“范县署中寄舒弟墨”,向弟弟提到当年因为父母无地安葬,就葬在东门一枝祖茔的旁边。得到这块祖茔风水的荫庇,进士及第,这么多年为官作宦,也没有出什么意外。这都是把郑氏一门的福泽,让我一人独占了,这让我于心不安!东门郑氏族人贫困孤苦,自己吃饭时每想到族人这种境况,就会落泪。因此要弟弟带着自己的俸禄回扬州,挨家挨户,送一点钱给他们。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虽然是我们的远支,毕竟是郑氏一脉,都应当分到一些钱财。
  下面介绍一点李鸿章祖父和姻太伯父周菊初的情况:
  鸿章祖父名殿华,字庆庵,“肆武游庠”,两应乡试落第后,便放弃猎取功名念头,退居乡间课率子孙耕读,足不入城市几近五十年。李殿华虽然继承了一份祖产,但因李氏宗族繁衍,家大业小,分得的土地财产不多。从李鸿章给弟弟的信中来看,当时家中是相当困难的:“吾祖父穷且困,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2)。祖父无法以偿,惟有支吾以对(3)。支吾总非长久之计,即向亲友商借,借无还期,亦渐为亲友所厌”。但唯有祖母娘家哥哥叫周菊初不但经常接济他们,而且极力督促祖父让孩子读书,从根本上授予脱贫之道。
  殿华生有四子,依次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长子文煜,字晴岚,庠生。据说他“居家孝友,博学能文”“名望重于士林,早有经师宿儒之誉”。他因家贫就馆于外者6年,之后“闭门收徒,兼课子弟”,对李氏宗族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次子文瑜,喜好吟咏作赋。三子文球,著有《妙香亭文集》。四子文安,即是鸿章父亲。文安8岁时受业于李龙桥,因“师有家务”,而自身“少又多病,至年十三仅读四子书及毛诗,而未能成诵”。李殿华便让他跟着长兄文煜读书。文煜教授自己的兄弟,自然严格认真,每年从正月初三开学,直至除夕始辍。终于让李家七代人中出了一名进士。所以李鸿章信中所说的“吾与诸弟能有功名,非有周姻太伯,焉克至此”并非虚言。
  另外,周菊初对李鸿章,还有另外一层恩德:据说周菊初督促文安及其子苦读时,曾出一对,上联曰:“千年古树当衣架”,大哥瀚章还在苦思,鸿章则应声对道:“万顷巢湖作浴盆”。 文安又出一对,要二子作对。上联曰:“年用数百金,支付不易”,鸿章又随口对道:“花开千万朵,色彩无穷”。在一旁观察的周菊初认定此子不凡,于是将自己的侄孙女嫁给李鸿章。而且就在李鸿章赴京赶考前一天,以免有嫌贫爱富之嫌。可见此人的眼力非凡。
  示儿(谈派人出洋学艺道理)
  【原文】
  年来国事日非(1),吾等执政,虽竭力谋强盛,然未见效,深为可叹。国人思想受毒根深,忽然一旦变化,固非易事,然受外人之凌辱,国人未能反省,非愚且钝乎?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墨守陈法(2),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3)。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东西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今当局者渐醒,于是有出洋考察之议。然考察而未能仿行,等于不察(4);欲仿行而仍假手于外人,等于不仿(5)。故曾夫子涤生等,有上疏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事,各专所学,报效于国家也(6)。或谓(7)天津、上海、福州等处,已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军火;京师设同文馆(8),选满汉子弟,延请学者教授;又上海开广方言馆,选文童肄业,似中国已有基绪,无须远涉重洋。(9)不知设局制造、开馆,所以图振奋之基也;远适肄业(10),集思广益,所以收远大之效也。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11),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12),不惟力有不逮(13),且此中奥窔(14),苟非遍览久习,则本源无由洞彻,曲折无以自明。古人谓学齐语者,须引而置之庄岳之间(15)。又曰:百闻不如一见,此物此志也(16)。况诚得其法,归而触类引伸。今日所为孜孜以求者,不更扩充于无穷耶!余然曾夫子之说,附其后(17),因疏圣上,并筹办法。
  吾儿身体不佳,宜自保重。每日工作,宜有定时,弗过度。余年老力衰,耳眼不灵,疏忽之处颇多,可恨可恨!
  【注释】
  (1)国事日非:国家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2)不谙世事,墨守陈法:不懂得世事在发展变化,还是抱着老一套陈规不变。谙(ān):熟悉,精通。
  (3)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整天在故纸堆中钻研作文,轻视工、商等实用之学。
  (4)然考察而未能仿行,等于不察:如果仅仅是出洋调查了解而不去学习模仿,这样的考察没有什么用处。
  (5)欲仿行而仍假手于外人,等于不仿:然而仅仅是通过外国人来仿效,自己不会亲自动手,这样的仿效还是没有用。
  (6)“故曾夫子涤生等”句:指曾国藩在同治十年(1871)8月给同治皇帝上的奏折《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要求选派幼童出洋留学,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为途径,改变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曾夫子涤生:曾国藩字涤生,“夫子”是对人的尊称。
  (7)或谓:有人说。
  (8)天津、上海、福州等处,已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军火;京师设同文馆: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洋炮局。继而曾国藩在安庆设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设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左宗棠设福州船政局,张之洞设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京师设同文馆:清末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于1862年8月24日成立于北京。由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䜣、桂良和文祥的奏请下成立。同文馆于1900年因庚子事变被迫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9)上海广方言馆:亦称上海同文馆,为清末在上海设立的外国语文学校。同治二年(1863年)由江苏巡抚李鸿章以上海交涉事件较多为理由,奏请清政府批准招收近郡十四岁以下的俊秀儿童入馆,学习外文为主课。只利用礼拜休业日讲中文,自习自然科学。三年业满,分派洋务职事。1905年改为兵工中学堂。同治三年广州仿上海例,也设广方言馆,又称“广州同文馆”。
  (10)远适肄业:到遥远国度的学校去学习。肄业(yì yè):在校学习。
  (12)遽图尽购其器:打算很快将西方的器械全买回来。遽(jù):突然,时间很快;图:图谋,打算。
  (13)不逮:不及,不能成功。
  (14) 奥窔(ào yào):奥妙精微之处。
  (15) 古人谓学齐语者,须引而置之庄岳之间: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
   庄岳之间:街道和里巷之中。顾炎武《日知录》云:“庄是街名,岳是里名”
  (16)此物此志也:(派幼童去西方学习这件事)这与古人所说的情况和道理完全一样。
  (17)余然曾夫子之说,附其后:我完全同意曾国藩老夫子所说的这番道理,因此作为他的奏章附议,上奏皇上。
  【简评】
  这封信主要是解释为何要派少年去西方留学。其中涉及如何才能改变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如何向西方学习,是购买西方的工业设备还是学习西方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学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是关起门来学还是留学西方亲自操作、耳提面命。所以,这封私信虽说是教子,实际上是说给全国民众听的,它代表了洋务派通过教育来实业救国的基本主张。
  在鸦片战争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患形成了“洋务派”与“守旧派”两大阵营,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实业救国运动。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该运动自咸丰十年年底(1861)开始,至1895年大致告终,持续了近35年。如何开展实业救国,洋务派官员和容闳等一批了解西方的知识分子,认为只有打开国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才能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局面。正是在此背景下,同治十年(1871)八月十九日,时任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会同直隶总督李鸿章领衔会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奏折先从对现实的分析入手,阐发派幼童留洋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具体的操作模式,并依此向朝廷申请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第二年2月12日,两人又再次领衔会奏,促请“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奏请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半个月后,三月一日,曾国藩病逝。此后主持此事则有李鸿章独立完成。
  1871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八),总理衙门奉旨:“依议钦此”。官方提供的条件十分优厚:赴美留学期限长达十五年,在此期间,政府负责衣食住行等全部开销,还有大学毕业后在美游学两年的花费。学成归国后听候总理衙门量才使用。出洋学生的年龄,开始定在十三四岁到二十岁,后来修改为十岁到十五岁之间。最后选定120名幼童,其中有五对是兄弟两人前去留学。这些幼童的家庭,多是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其次是沿海的江浙、福建和李鸿章的老家安徽。其中广东84人,江苏22名,浙江8人,安徽3人,福建2人,山东1人。与澳门毗邻的广东香山县就有39名。当年属香山县的唐家镇,就先后送出了七位留美幼童,其中包括日后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的唐绍仪和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的唐国安。
  李鸿章此信,即写于同治十年八月十九日与曾国藩领衔会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之后。如上所述,主要是解释为何要派少年去西方留学的原因。看是一封家信,实际上同与曾国藩领衔会奏的奏折一样,说理非常充分,逻辑十分严密:信中从国家现状“国事日非”,自己作为执政之一“虽竭力谋强盛,然未见效”谈起,指出变革图强已是当务之急。但如何
  变革图强?首先要改变国人墨守陈法,轻视工、商等实用之学的陈规陋习,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再接下去,又提出如何向西方学习,信中先否定两种不可行之办法:“然考察而未能仿行,等于不察;欲仿行而仍假手于外人,等于不仿”。然后再正面肯定曾国藩和自己奏议“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的必要性,这才是考察而且仿行,靠自己而不假手于外人的最好办法。为了证明必须如此,李鸿章在信中又破国人质疑:国内已开设仿造轮船、枪炮、军火的制造局和学习洋文的同文馆,为何还要在再派留学生。为了答疑,信中从两方面立论:一是仅仅仿造并不够,因为仅仅是购买洋机器,国家没有那么多钱财。更因为这样并不能掌握制造的科学方法。必须派人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才能洞察其中奥秘,掌握诀窍,让后再触类旁通,扩大引申。另一方面据圣人孟子之言“学齐语者,须引而置之庄岳之间”,以及民间俗语“百闻不如一见”来证明派幼童留学之必要。这样层层推进,设问答疑,使“拟选子弟出洋学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国人皆知。从他意识到如不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中国必亡,以及决心说动朝廷打开国门,派遣少年出洋留学以图富国强兵的拼老命精神来看,如果说他是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甚至骂他是“卖国贼”,似乎于情于理皆说不过去。
  李鸿章儿子共有六人,长子李经方;次子李经述为继室夫人赵小莲所生;三子李经迈为妾莫氏所生。在李经迈前后,莫氏还各生有一子:李经远、李经进,皆早夭。此信写于同治十年(1871),三子李经迈生于光绪二年(1876),次子李经述生于同治三年(1864),此时七岁;长子李经方生于咸丰五年(1855),此时十六岁。与派遣幼童出国的年龄相近。因此此信是写给长子李经方的。李经方是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李鸿章原配夫人周氏生子经毓,早夭,因此过继李昭庆之子作继子。李经方受乃父教育,努力学习西方文化。在天津直隶总督衙门读书随朱静山、白狄克学习英文。光绪八年(1882)八月中举,后留在北洋大臣衙门随李鸿章襄办外交事宜。十二年(1886)夏,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十六年(1890)以候补道出任出使日本大臣,并随李鸿章参加《中俄密约》谈判。李鸿章去世后,他又随工部左侍郎盛宣怀与英国人马凯谈判通商条约,后又参与安徽及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出任出使英国大臣。宣统二年(1911)十二月,调任邮传部左侍郎。李经方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多次具体交涉,最终将邮政业务从外国人把持的税务司转回邮传部管辖,并由李经方兼任中国第一任邮政总局局长。为中国外交、邮政和铁路事业的开创都做过一定贡献。
  谕玉侄(论古今中外五伦之异同)
  朔日(1)来禀,谓古今五伦(2)之不同,尚属合理。其中尚有一二未明晰者,乘友人回乡之便,为侄解剖。
  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3),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亦不甚适当,故三代盛时孔子亦只谓之小康(4)。洎(5)乎封建既破为郡县(6),此五者之伦理更觉其不当。况乎大地交通,国家种族竞争之愈烈(7),故吾之古之伦理愈不适用于世用,而吾国人犹泥之(8),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受人侮也。
  夫吾国之所谓五伦,非有谬也,但不周备耳(9)。今世界学者公定之伦理,大概为对于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邦国,对于世界,亦五大纲,而以个人与邦国之关系为最重。一国民法由此定(10),修身道德即以此为标准,此实吾国向者之伦理所不及也。吾国家族伦理,父子间但重孝养,故谚有养儿防老之说。西洋各国,人重自立,养老自有储蓄,而对子教育则有不可不尽之义务。故其人皆有学识,少家累,故能尽力于邦国(11)。非不必养亲也,盖托生之社会国家,较一亲之为重也(12),且人能自养无需待养于子孙也。世界各国,成年二十至二十五岁,各国不同,男子莫不有纳税当兵之义务。既成婚,则自为一家之户主,籍有专职(13)。凡生死、婚姻、迁居莫不确注于册,无漏无隐(14)。吾国则以五代同堂为美事,有祖父子孙曾。即年长成材,亦不得为户主,与地方、国家毫无关系。是徒然增家累减国力,乌能适宜于此竞争世界乎?(15)
  总之,一国之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而道德即缘之为轻重(16)。今后一国之民族,乃趋乎适者。凡此种种,非片楮(17)可尽,所愿吾侄注意及之。
  【注释】
  (1)朔日:农历每月初一。
  (2)五伦:古人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所谓“五伦”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行为准则分别是忠、孝、悌、别、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3)纲纪:指治理、整顿的大纲要领。语出《荀子·劝学》:“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4)故三代盛时孔子亦只谓之小康:以至于对夏商周那样的的盛世,孔子说只能算是小康社会。三代:夏商周。
  (5)洎(jì):到了。
  (6)封建既破为郡县:封建制被郡县制所代替。夏商周三代实行分封制,将王的兄弟等亲属和儿子、大臣分封为诸侯国,拱卫中央政权,叫分封制或封建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由中央选派郡守和县令来管理。
  (7)况乎大地交通,国家种族竞争之愈烈:指进入近代社会后,随着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交通越来越快捷便利,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8)故吾之古之伦理愈不适用于世用,而吾国人犹泥之:所以我国古代的五伦之说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今世界。但我国民众还拘泥于古之五伦之说,不知道变化。泥:拘泥,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
  (9)夫吾国之所谓五伦,非有谬也,但不周备耳:我国的五伦之说,不是有什么不对之处,但是不够完备。
  (10)一国民法由此定:国家的法律依据这个道理来制定。民法:本指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这里泛指国家法律。
  (11)邦国::国家。邦: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形式为小国寡民式的邦国。
  (12)非不必养亲也,盖托生之社会国家,较一亲之为重也:不是说他不需要侍候双亲,而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公民来说,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比侍候双亲更为重要。
  (13)籍有专职:有专职人员管理户籍。
  (14)无漏无隐:户籍上记载的清清楚楚,没有隐瞒和疏漏。
  (15)乌能适宜于此竞争世界乎?怎能适应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世界?乌能:怎么能够。
  (16)道德即缘之为轻重:伦理道德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17)片楮:片言只语。楮(chǔ):落叶乔木,叶似桑,树皮是造纸原料,古时亦作纸的代称。
  【简析】
  这封给侄子的家信集中反映了李鸿章对中国传统道德和家庭关系的看法,这也是他推行改革和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其中一些观点,不但在当时是相当激进,就在今天也具有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辉,具有指导或借鉴意义。由于是封给亲侄儿的家信,可以没有顾虑、不怕世议,可以放开来说,因此,对于研究李鸿章的改革思想或认识他的为人,都是相当重要的。
  全文皆是在对比中进行:
  中国古代与当代: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亦不甚适当,故三代盛时孔子亦只谓之小康。洎乎封建既破为郡县,此五者之伦理更觉其不当。况乎大地交通,国家种族竞争之愈烈,故吾之古之伦理愈不适用于世用。
  比较的结果是:故吾之古之伦理愈不适用于世用,而吾国人犹泥之(8),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受人侮也。
  中国五伦与世界五伦: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世界五伦:对于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邦国,对于世界,亦五大纲,而以个人与邦国之关系为最重。
  比较的结果是:(西方五伦)一国民法由此定,修身道德即以此为标准,此实吾国向者之伦理所不及也。
  中国家庭观与西方家庭观:吾国家族伦理,父子间但重孝养,故谚有养儿防老之说;西洋各国,以个人与邦国之关系为最重人重自立,养老自有储蓄,而对子教育则有不可不尽之义务。故其人皆有学识,少家累,故能尽力于邦国。非不必养亲也,盖托生之社会国家,较一亲之为重也,且人能自养无需待养于子孙也。
  世界各国男子莫不有纳税当兵之义务。既成婚,则自为一家之户主,籍有专职;吾国则以五代同堂为美事,有祖父子孙曾。即年长成材,亦不得为户主,与地方、国家毫无关系。
  比较的结果是:中国的五伦是徒然增家累减国力,乌能适宜于此竞争世界乎?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比较,李鸿章的结论是:总之,一国之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而道德即缘之为轻重。今后一国之民族,乃趋乎适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看来一百多年前的李鸿章已膺服于心。比较一下,我们今天有的小学还让学生穿古装他,行跪拜礼;有的大学新生入学还学古代“入泮”之礼,一味“泥古”,读一读李鸿章这段话:“况乎大地交通,国家种族竞争之愈烈,故吾之古之伦理愈不适用于世用,而吾国人犹泥之,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受人侮也。”也许能有所警醒。
  致鹤章(1) (哀悼曾国藩(2))
  【原文】
  曾涤生师自九江劳师,旋回南昌(3),遽以病入膏肓(4),扁、卢束手,而于十二月十六日寿终。予谥文正(5)。
  呜呼!吾师讲义理学(6),宗尚考据(7),治古文辞(8),谋国之忠,知人之明,昭昭如日月(9)。生平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10);治军行政,务求踏实。或筹议稍迂,成功转奇(11)。发端至难,取效甚远(12)。凡规划天下事,鲜不效者(13)。竟以天下慭遗,黯然长逝(14)。中流失柱,滔滔如何(15)!兄等后学,隐鹄是依(16),提之携之,端在元老(17)。一朝仙去,不复归来。为公为私,肝肠寸裂!
  兄本为文哭之,无如一字落墨,泪寄千行,不得成句读(18),而为之搁笔者再(19)。日来心绪稍宁,作联以哭之云:“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宣添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代难逢天下才”(20)。吾弟居家无事,可以涤生夫子生平事迹,为我代草一篇,以尽阿兄师生之谊。
  兄久不得瀚章哥来书,(21)未卜家中得音信无间否(22)?桑梓状况,望不嫌其详,写信告我(23)。
  【注释】
  (1)鹤章:李鸿章三弟,1825—1880。廪贡生出身。《庐州府志》上称他“生而英毅,自幼读书,颖迈不群”,博通经史。在屡试不第后,应父命兴办团练,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屡建战功,赐黄马褂,授甘肃甘凉道,死后朝廷在立功地建专祠。著有《浮槎山人文集》。
  (2)曾国藩:见“历代著名家教家书(五)曾国藩家训”介绍。
  (3)曾涤生师自九江劳师,旋回南昌:曾国藩老师去九江慰问驻军,很快回到南昌(突然生病)。涤生:曾国藩字;劳师:犒赏部队,这里是指驻在九江的水师。按:这段记载与史实有误:同治十年9月,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11月抵上海,23日在沪设宴庆祝61岁生日。第二年3月,时发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3月12日,午后在南京的两江总督署西花圃内散步,突发脚麻,其子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李鸿章此时远在天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当时信息不像今日方便,传闻细节上有误。
  (4)遽以病入膏肓:很快就病重无法医治。遽(jù):急促、仓促;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膏肓(gāo huāng):古代称膏为心尖脂肪部分为“膏”, 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膏肓”之间是药力达不到之处。
  (5)予谥文正:朝廷给予的谥号是“文正”。 谥(shì)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去世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讲义理学:信奉讲授理学。理学:又称道学,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儒家哲学学派。由北宋程颢、程颐建立,南宋朱熹集其大成。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
  (7)宗尚考据:治学中崇尚考据。考据:亦称为考证,清代学者在治学中考订史料的方法,大体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训访、辑佚等方面的内容。清代学者在治学中,厌恶宋明理学的空疏,主张学习汉代学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阐明典籍的古义。因此考据学又称为朴学、汉学,以区别于宋学。考据学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顶盛,出现了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代表人物,被称为乾嘉学派。
  (8)治古文辞:清代中叶,以桐城人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他们继承唐宋古文运动精神,反对只讲究形式和辞藻的骈文,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的创作主张,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桐城派”。曾国藩所代表的“湘乡派”即是桐城派的一个支派。
  (9)昭昭如日月:像日月悬空那样明亮显著。
  (10)生平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一生写的无论是公文报告还是私人信件,皆实事求是,没有一点粉饰或假话。
  (11)或筹议稍迂,成功转奇:在筹划商讨过程之中也许比较保守,但在实施时取得的效果却非常惊人。这里委婉地说出曾国藩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善于听从别人意见。筹议:谋划、商量;迂:保守、迂阔。
  (12)发端至难,取效甚远:开始时往往非常困难,但最后取得的成果却影响深远。这里是指曾国藩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
  (13)凡规划天下事,鲜不效者:他所规划设计的天下大事,很少有不见成效的。鲜:很少。
  (14)竟以天下慭遗,黯然长逝:前代遗留的天下元老重臣,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慭遗(yìn yí)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语出《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遗一老,俾守我王”;黯(àn)然:心怀沮丧,情绪低落的样子。
  (15)中流失柱,滔滔如何:失去这样的中流砥柱,今后如何来应对滔滔洪水呢?这是对成语“中流砥柱”的化用。
  (16)兄等后学,隐鹄是依:使我这样的后学,能依附曾师这样的贤者,从他那儿得到教诲。隐鹄(hú):指隐居的贤者。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东吴的陆云的别号分别是伏鸾、隐鹄,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17)提之携之,端在元老:自己在仕途上也靠曾师这样的元老重臣提携。
  (18)不成句读,写不成完整文章,并非指今日的标点符号句号和逗号。古人写文章在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书面上分别用用圈(“。”)和点(“、”)来标志。
  (19)而为之搁笔者再:再三停笔写不下去。
  (20)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宣添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代难逢天下才”:这幅对联的上联是说自己和曾国藩的关系:当了曾老师近三十年学生,现在老师去世了,但他的道德文章却由弟子们继承下去,自己即是曾老师的最老的学生。薪尽火传:即“薪火相传”的变化用法。柴烧尽了,火种却流传下去。筑宣:即筑萱(xuān)。萱,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用“萱椿”指代父母。这里是说曾师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添:即“忝”,谦辞,有辱,有愧于。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
  。下联是赞颂曾国藩的丰功伟绩。“内安外攘”即是“安内攘外”的变化用法;旷代:年代永久。
  (21)兄久不得瀚章哥来书 :我很久没有收到哥哥瀚章的来信。瀚章:李鸿章的大哥。1821-1899,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进士出身,,曾任湖广总督、云贵总督等封疆大吏,谥勤恪,后人多尊称为李勤恪公。此时李瀚章在湖广总督任上。
  (22)未卜家中得音信无间否:不知道家中是否收到他一切安好的消息。未卜:不知道。无间:音译作“阿鼻”;原意为八热地狱之第八层,为最苦处。这里指一切安好。
  (23)桑梓状况,望不嫌其详,写信告我:希望将家乡的一切,详详细细地写信告诉我。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简评】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刺杀于后,朝廷命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同治十年(1871)9月,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视察沿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11月抵上海,23日在沪设宴庆祝61岁生日。第二年3月,时发脚麻之症,说不出话。3月12日午后在南京的两江总督署西花圃内散步,突发脚麻,其子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此时李鸿章在天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闻此噩耗后,即致书曾国藩的两位公子曾纪泽、曾纪鸿,痛表哀悼。他说:“鸿章从游几三十年,尝谓在诸门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亲切。”并写挽联中痛悼:“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表达自己作为门生对老师的教诲和提携感恩不尽,也高度赞扬了曾国藩作为一代名臣安内攘外的不世殊勋。这封给三弟鹤章的家书,也是这一基调,再次表达了李鸿章对老师的仰慕和感激之情。
  李鸿章是位文章高手,年轻时又在曾国藩帐下当幕僚,受过严格的文字训练。从上面选的《示儿·谈派人出洋学艺道理》和《谕玉侄·论古今中外五伦之异同》来看,即使是无需讲究文法的家信,也是说理非常充分,逻辑十分严密。如《示儿·谈派人出洋学艺道理》从国家现状“国事日非”,自己作为执政之一“虽竭力谋强盛,然未见效”谈起,指出变革图强已是当务之急。但如何变革图强?如何向西方学习,信中层层推进,设问答疑,使“拟选子弟出洋学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国人皆知。但此信却写得颠三倒四,翻来覆去倾吐对曾国藩逝去的痛惜之情。其原因即是信中所说的“一字落墨,泪寄千行,不得成句读,而为之搁笔者再”,只好请弟弟“代草一篇”祭文,“以尽阿兄师生之谊”。
  这种哀痛绝非官场应酬,无疑是发自内心。因为李鸿章与曾国藩不仅仅是师生,世家通好加上师生、主宾、上下级、同僚等多重关系:两人一同平定太平天国、東捻、西捻,开创所谓“同光中兴”,又一同推行洋务运动,变革图强。曾国藩死前一年的同治十年(1871)8月19日,曾国藩还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要求朝廷直接派遣青少年去西方留学,直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来富国强兵。就在曾国藩去世一个月前的同治十一年2月12日,两人又再次领衔会奏,促请“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可见曾国藩不仅是李鸿章的恩师,对李有教诲、提携之恩,两人也是平定国乱中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教育救国和洋务运动的并立柱石。所以李鸿章在给三弟的信中所说的一切,虽然絮絮不已,但皆有根有据,并非粉饰徒夸。如信中称赞曾国藩有“知人之明,昭昭如日月”“生平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治军行政,务求踏实。或筹议稍迂,成功转奇”皆有事实作为依据,而且其中就有李鸿章本人的经历和感受。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同是戊戌年(1838)进士,因此有“同年”之谊。李鸿章在未中进士之前,与其兄李瀚章都曾以“年家子”身份投靠曾国藩门下,拜曾为师,学习八股文、试帖诗和“义理经世之学”。1845年李鸿章参加恩科会试,曾国藩出任本科会试同考官。李鸿章虽然没有考中,但诗文却得到曾的赏识。李鸿章在给母亲的信中说自己“以诗文受知于曾夫子,因师事之,而朝夕过从,求义理经世之学”。曾国藩曾对李文安说:“少荃天资于公牍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李鸿章也向人表示自己从前也当过其他将帅的幕僚,但“芒无指归”,入曾幕才“如识南针,获益匪浅”。在曾幕,在曾国藩的耳提面命之下,办理行文、批阅公文,起草书牍、奏章,进步很快。曾国藩最负盛名的参折《参翁同书片》,即出自李鸿章之手。当时,任安徽巡抚的翁同书是咸丰皇帝和恭亲王的老师,历任工部、户部尚书翁心存长子,其弟即大名鼎鼎的翁同龢。这道参折指责翁同书举措不当、守城不力、弃城而逃,应予严惩。以翁家的权势,要将其扳倒谈何容易,所以曾国藩极其重视,要文案房多拟几份草稿备选。在好几份草稿中,他选中李鸿章稿。如此重要之折,却只区区不到六百字,可谓字字千钧,句句见血。此折历数翁同书忠奸不辨、误用歹人、措置失当、贪生怕死、连失两城的罪状,然后指出翁的几道奏折的自相矛盾之处,反驳他的种种自辩,令其无继续辩解的任何余地。此折最后写道:翁同书有如此行为“岂宜逍遥法外?应请旨即将翁同书革职拿问,敕下王大臣九卿会同刑部议罪,以肃军纪而昭炯戒。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一句“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即将朝廷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本想“瞻顾迁就”从轻发落的“后路”封死,委实老辣。朝廷只得并不情愿地按规定将翁同书判“拟斩监候”。可见李鸿章在信中所说的“兄等后学,隐鹄是依(17),提之携之,端在元老”皆是有感而发。其实,就在这封寻常的家信也可看出李鸿章文笔的老辣和思路的缜密。信的开头说:“曾涤生师自九江劳师,旋回南昌,遽以病入膏肓”。这段记录与事实有讹误,前面已加叙。但为什么有讹误?可能与李鸿章此时远在天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当时信息不像今日方便,传闻有误有关。但也可能将曾国藩的去世径自与巡查沿江水陆各营防务和劳军对接,更显得曾国藩是忠于王事,是因公殉职。况且,曾国藩也确实劳军至上年底,之后“遽以病入膏肓”也不是虚妄之言。可见其下笔老辣周密。
  但是,曾国藩对这位得意门生有严加管束,没有丝毫迁就。曾国藩生活极有规律,每天很早就起床查营,然后在黎明时分与幕僚共进早餐,或谈一天工作安排或随意谈天说地。初到曾国藩幕时,比较懒散的李鸿章很不适应这种规律、刻板的生活,深以为苦。一天早晨,他以头痛为名想多睡一会儿,但曾国藩知道他是装病多睡,所以几次派人请李鸿章起来一起吃饭,最后告李必须所有幕僚全都到齐才开饭,李鸿章匆忙披衣“踉跄前往”。曾国藩吃饭时一言不发,饭后严肃地教训他说:“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说罢生气地拂袖而去,李鸿章“为之悚然”。还有一件事:在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做直隶总督时,曾向曾国藩请教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曾国藩只是以手捋须,很久才盯着李鸿章说就是一个“诚”字。李鸿章后来对人说:“我办理交涉,不论英俄德法,只捧着这个锦囊,用一个“诚”字,同他相对,果然没有差错,且有很收大效。古人谓一言可以终身行,真有此理,要不是我老师学问经济,如何能如此一语破的呢?”所以,李鸿章在信中所说的曾国藩“生平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实是有感而发,绝非虚妄捧场之语。
  至于“筹议稍迂,成功转奇”也有事实支撑:如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占天津,直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在逃往热河途中下令驻守在安徽祁门的曾国藩派湘军精锐鲍超部北上救援。接到命令后,曾国藩左右为难,举棋不定。北上“勤王”责无旁贷,如不北上护主,将被责为天下罪人;但此时正是剿杀太平军的关键时刻,一旦抽掉精锐,于战局大有影响,而且这时正值徽州失守、祁门危急之时。曾国藩急得几个晚上不能入眠,于是令下属每人提一方案,结果几乎都主张北上“勤王”,但只有李鸿章力排众议,不同意调兵北上。李鸿章认为英法联军已在北京城下,破城而入只是朝夕之事,调兵北上保卫京城已毫无意义;而且英法联军侵略最终将“金帛议和”了事,真正威胁清王朝的还是太平军。李鸿章比清廷更早看出这一点,眼光确非寻常。他进一步论述湘军镇压太平军是关系“天下安危”之事,对北上驶援应“按兵请旨”,静观局势变化。经过仔细权衡,曾国藩认为李说确有道理,于是采用此议。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就接到“和议”已成,不必北援的命令。至于“发端至难,取效甚远”则可以用曾国藩湘军起家时,被太平军打得丢盔卸甲,自己要投湖自尽。但最终却围剿成功,消灭了太平军。
  信的最后提到瀚章之事。由哀悼老师转为家事,两者之间也有某种内在关联,因为李瀚章与曾国藩渊源很深。他以拔贡朝考出曾国藩门下,初为湖南知县。曾国藩建湘军之初,即奏调瀚章至江西南昌综理粮秣。瀚章遂偕其母、弟辈移家于南昌,长期在曾国藩的帐下效力。曾国藩去世后,李瀚章编定《曾文正公全集》,并校订《曾国藩年谱》。
  【附录】
  禀父母(告却不义之财)
  致三弟(读经宜用耐字诀)
  谕侄(请以发愤读书为主)
  禀姑母(谈表弟妹求学事)
  致弟(论习字之法)
  致瀚章兄(论读书诀窍)
  致三弟(劝常阅韩愈《论佛骨表》)
  禀父(谈《经史百家杂钞》内容)
  致三弟(告已治愈终身之病)
  谕侄(论读书宜专)
  致弟(借论兄弟同心之益处)
  致弟(论为学之道)
  致瀚章兄(论历代书法家)
  致昭庆弟(学书宜临摹大家)
  致鹤章弟(论小学之道)
  致鹤章弟(详论书法)
  谕文儿(论作文之法)
  谕玉侄(论古今中外五伦之异同)
  禀母(告抵京情形)
  禀母(告师事曾国藩事)
  禀母(告试后近况并呈补品)
  禀母(禀告秋闱榜上有名)
  致弟(告荐馆何府等事)
  致瀚章兄(告近况)
  禀母(告得母手谕情形)
  致季弟(告梅花会等情形)
  禀母(禀告妹丈科场失意等事)
  禀母(告春闱名列编修)
  致四弟(论增学识须随时随事留心)
  谕玉侄(论身痛心志不能病)
  致瀚章兄(敬恕为立身之要)
  谕文儿(读古文要一气呵成)
  禀母(告上海军情)
  致昭庆弟(告处死陈玉成事)
  禀母(告上海战事)
  致昭庆弟(告金陵围城战况)
  禀母(告署理通商事务等事)
  致昭庆弟(告浙东胜况)
  致昭庆弟(告解常熟之围)
  禀母(告云贵总督潘铎被杀之事)
  禀母(告攻克苏州、杀降等事)
  致昭庆弟(告攻克钟山天保城等)
  致昭庆弟(告克嘉兴及程学启战死状)
  致昭庆弟(告攻克常州等)
  禀母(告攻克金陵情形)
  禀母(告追杀福填情形)
  致昭庆弟(告福建战况)
  禀母(告僧格林沁败亡情形)
  禀母(告已定剿捻格局)
  致昭庆弟(告追剿汪海洋之情形)
  致昭庆弟(告追剿汪海洋之情形)
  禀母(告授钦差大臣之事)
  禀母(告败捻军战况)
  禀母(告官文被撤职等事)
  致瀚章兄(告与捻军战于运河战况)
  致瀚章兄(击败捻军情形)
  禀母(告剿灭东捻简况)
  致瀚章兄、鹤章弟(告西捻被灭情形)
  禀母(告督办陕西援剿情形)
  禀母(告天津教堂案情形)
  禀母(告因马案任直隶总督)
  致鹤章弟(任直隶总督后情形))
  致鹤章弟(告西线战况)
  致鹤章弟(哀悼曾国藩)
  致鹤章弟(订立《烟台条约》情形)
  禀母(告买断铁路情形)
  谕文儿(谈派人出洋学艺道理)
  致四弟(关于设外国言语文字学馆之奏本)
  致鹤章弟(关于周济亲族事)
  致瀚章兄(告用年俸报恩等事)
  致鹤章弟(调养要注意饮食起居)
  谕文儿(友朋须择善而交))
  致四弟(养生禁忌十六条)
  予玉侄(运导按摩十二法)
  致鹤章弟(养生之法)
  致瀚章兄(告治失眠及设外国言语文字学馆等事)
  致四弟(请佐母亲料理家务)
  谕文儿(求学须有恒心)
  致鹤章弟(家务养生等事)
  致鹤章弟(黎明即起为养生良法)
  致昭庆弟(有关烧锅的两全之法)
  致鹤章弟(三厅情形及请添其学额奏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