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0年7月27日 作者:陈友冰 来源:国学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二):周公、孟母、刘邦、司马谈《诫子书》

  《诫子伯禽书》 周公
  【原文】
  伯禽将归于鲁(1),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2),不使大臣怨乎不以(3)。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4)。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5);走如马(6),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彼争者,均者之气也(7),女又美之(8)。彼其慎也,是其所以浅也(9)。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10);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11)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12);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13);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14);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15)。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16) (《荀子·尧问》)
  【作者介绍】
  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之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平定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也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注释】
  (1)伯禽将归于鲁:伯禽将要到鲁国去赴任。伯禽:周公旦长子。周公东征后,成王将殷民六族和旧奄国土地、人民,分封给他,国号鲁。因为要留周公在京辅政,于是派其子伯禽代其就国。鲁国的第一任国君。
  (2)君子不施其亲:有德行的人不会怠慢他的亲族。君子:有德行的人。施:摇摆之状,如“施施然而行”。这里指不尊敬。
  (3)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不能被大臣抱怨你不信任、不任用他们。
  (4)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所以老臣故旧如果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弃之不用,更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5)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比力气大小。
  (6)走如马:奔跑起来像马那样快。走:古汉语中即是现代汉语中的“跑”,“趋”则是快步走。
  (7)彼争者,均者之气也:那些与别人较量竞争,只是把自己降低到和别人等同的气量。均:同等的。
  (8)女又美之:你还要去赞美它。女:同“汝”。
  (9)彼其慎也,是其所以浅也:之所以要你处处谨慎,是因为要居安思危。浅:本身不足之处。
  (10)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德行广大的人以恭谦的态度处世,自然会得到荣耀。
  (11)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领土辽阔富饶又能节俭过日子,自然会平安无事。险:同“俭”。
  (12)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官高位尊者能保持谦卑之心,自然会显得贵重。
  (13)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兵士既多又强却能小心谨慎守卫者,自然会获胜。
  (14)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既聪明富有智慧又能显得大智若愚者,自然会获益良多。
  (15)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知识广博记性又好的人如能认识到自己还很浅薄,自然他的知识自然会增广。
  (16)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上任去吧,不要因为自己是鲁国的国君就对士人骄纵啊!

  【翻译】
  伯禽将要到鲁国去赴任。周公对鲁公说:“有德行的人不能疏远怠慢自己的亲族,不能被大臣抱怨你不信任、不任用他们,老臣故旧如果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弃之不用,更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比力气大小;即使跑得和马一样快,也不和马比奔跑;即使和士大夫一样富有智慧,但也不与士大夫比聪明。因为那些与别人竞争比较的人,只是把自己降低到和别人等同的气量。不但不同人争强好胜,你还要去赞美它。之所以要你处处谨慎,是因为要居安思危。
  德行广大的人以恭谦的态度处世,自然会得到荣耀;领土辽阔富饶又能节俭过日子,自然会平安无事;官高位尊者能保持谦卑之心,自然会显得贵重;兵士既多又强却能小心谨慎守卫者,自然会获胜;既聪明富有智慧又能显得大智若愚者,自然会获益良多;知识广博记性又好的人如能认识到自己还很浅薄,自然他的知识自然会增广。上任去吧,不要因为自己是鲁国的国君就对士人骄纵啊!
  【简评】
  武王去世后,周公辅助年幼的成王摄政当国。为巩固周朝统治,在公元前1045年举行东征,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东征胜利后,成王将殷民六族和旧奄国土地分封给他,国号鲁。因为要留周公在京辅政,于是派其子伯禽代其就国。周公的这番训诫,即在伯禽动身之前。
  前两段是训诫作为一个执政者,对下应持的态度,包括四个方面:不要疏远怠慢自己的亲族;不能被大臣抱怨你不信任、不任用他们,老臣故旧如果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弃之不用,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即是才能过人,也不要与有专长的人争强斗胜;要居安思危,谨慎处事,办事要留有充分余地。
  第三段尤为重要,指出德行广大与恭谦,领土辽阔富饶与节俭,官高位尊与谦卑,人众兵强与守以畏,聪明睿智与守以愚,博文多记与守以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处理好之间关系将会获得的无穷益处。周公确实是位智者,不愧为千古圣贤。伯禽遵从周公的教诲,在鲁国苦心经营了三年,才去镐京向周公汇报国政。周公问道;“为什么报政这么晚呢?”伯禽说:“我是在改造当地的风俗,变革当地的礼仪。寻常百姓父母死后也要服丧3年,所以到这时候才来报政。”伯禽坚持以周礼治国,在位46年,鲁国的政治经济都出现了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之后鲁国享有“礼义之邦”的美称,并出了孔子、孟子这样的大儒,不能说没有周公和伯禽的功劳。

周公

岐山周公庙

  《庭训》 孟轲母
  【原文】
  孟子之少也(1),既学而归(2),孟母方绩(3),问曰:“学何所至矣?”(4)孟子曰:“自若也。”(5)孟母以刀断其织(6)。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7)。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8)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9)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10),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11)。
  (刘向《列女传·母仪传》)
  【作者介绍】
  孟母(?~公元前317)孟轲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并州(今太原市)仉村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教养孟子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她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把她与岳飞的母亲、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贤良三母”。
  【注释】
  (1)孟子之少也:孟子年少的时候。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鲁国庆父后裔。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著有《孟子》。
  (2)既学而归:从外面求学归来。既:已经,结束。
  (3)孟母方绩:孟子的母亲正在织布。“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4)学何所至矣:学习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至”:达到。
  (5)自若也:随它到什么程度。
  (6)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的母亲就用刀割断正在织的布。
  (7)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你荒废学业,就像我用刀割断正在织的布。“子”:你,古汉语中代词,这里不能解释成“儿子”;“斯”:这。
  (8)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有德行的人总是通过学习来显亲扬名,通过虚心求教来获得广博的知识。这样在家才会平安,出外才会避免祸害。“夫”,发语词,表示议论,无实际意义。
  (9)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你今天荒废了学业,将来难免成为一个干粗活的人。“役”:劳役,泛指过去士大夫认为是下贱的活计。
  (10)师事子思:拜子思为师。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伋,战国初期著名儒学大师。孟子受业于孔伋门下,并发展了他的学说,形成哲学史上著名的“思孟学派”。
  【翻译】
  孟子年少的时候从外面求学归来。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随它到什么程度”。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正在织的布一样。有德行的人总是通过学习来显亲扬名,通过虚心求教来获得广博的知识。这样在家才会平安,出外才会避免祸害。你今天荒废了学业,将来难免成为一个下等人了”。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拜子思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简评】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坚守志节,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教养孟子长大成人。孟子后来成为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与孔子并享祭祀,与孟母的严格要求、防微杜渐、循循善诱分不开的。如果说,人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故事意在强调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表现孟母防微杜渐教育上的警觉和责任心。那么这篇庭训则是体现出孟母在子女教育上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当他听到孟子对学习进步不以为然时,果断用剪刀把正在织的布剪断,以此证明学习和织布一样,不能半途而废。从而启发孟子日夜苦读,学有所成,并成为一代大儒。另外,孟母强调的学习重要性:“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

  《手敕太子文》 刘邦
  【原文】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1),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2),时方省书,(3)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尧舜不以天子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4)。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5),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6)。今定汝为嗣。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7)。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8)。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9)。
  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10),吾同时人,倍年於汝者,皆拜(11)。并语於汝诸弟。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12),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13)。
  (丁福保《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全汉文》)
  【作者介绍】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
  【注释】
  (1)当秦禁学:正当秦始皇焚书坑儒,禁止民间学习诗书之际。
  (2)洎践祚以来:直到登上帝位之后。洎(jì):到,及;践祚:登上皇位。践,登上;祚(zuò),皇帝位。
  (3)时方省书:这时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4)但子不中立耳:只是由于他们的儿子不适合担当天下大任。中:读zhōng,适合。按:帝尧生十子,丹朱为其嫡长子,开通聪明,智慧极高,传为史上围棋第一高手,从小极受尧的宠爱。但其个性刚烈,做事坚决有主见,欠和顺和政治智慧,被尧视为“不肖乃翁”。因此不将天下传给他,而禅让给舜。“舜使居丹渊(今河南淅川县的丹水流域)为诸侯,故号曰丹朱”(《尚书·逸篇》)。舜的儿子叫商均,为女英所生。初名义均,后来因封在商地,改叫商均。商均与被放逐的丹朱是好友,丹朱教会他围棋、造船、射箭等技艺。被舜认为只知道玩耍,不会治理朝政和国家大事,因此没有传位与他,而是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
  (5)元子:谪长子。
  (6)“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句:“商山四皓”指秦末商山(今陕西商县东南)之中的四位隐士,名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这四位饱学之士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登基后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据《史记·留侯世家》:刘邦的次子如意是宠姬戚夫人所生,封为赵王。其子聪明过人,又刚勇有决断,不像太子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因此很喜欢如意,称“如意类我”,并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求计于张良。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后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作太子的宾客。一天,宫中大排筵席,刘邦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废。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7)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只是在平常读书或是问字时,才慢慢知道了一些文法知识。
  (8)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因此我所写的文句不太工整,但还是可以表达清楚表达出我想说的意思。
  (9)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每次写奏章,须亲自动手,不要让别人代笔。
  (10)萧、曹、张、陈诸公侯:即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留侯张良、户牖侯陈平,皆是随刘邦起兵的开国功臣。
  (11)吾同时人,倍年於汝者,皆拜:还有和我同辈的公侯,岁数比你大一倍的长者,都要依礼下拜。
  (12)以如意母子相累:让如意母子拖累你。意即将如意母子托付给长子刘盈照顾。
  (13)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立了,可怜这个孩子太小了。

  【翻译】
  我生逢乱世,赶上秦皇焚书坑儒,禁止民间求学。当时我还很高兴,认为可以不读者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了。直到登基,我才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于是让人给我讲解,以了解作者写书的用意。回想以前自己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
  当年尧舜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却让给别人,并不是他们不珍惜自己的江山,实在是因为他们的儿子不堪担当治理天下的大任啊。普通人家里有匹好牛好马,还懂得珍惜,何况这天下江山呢?你是我的谪长子,我早就有意立你为太子。朝廷里的大臣们都称赞你能罗致来“商山四皓”。当初我请他们出山,他们都不肯来,现在他们却愿意为你来效力,由此可见你足以担当重任。现在我就正式确立你为我的皇位继承人。
  我这一生没有正经念过书,只是在平常读书或是问字时,才慢慢知道了一些文法知识。因此我所写的文句并不大工整,然而还是可以表达清楚我想说的意思。现如今我看你写的东西,还不如我的呢,你可要勤奋学习啊。每次上的奏疏,你都要亲自动手,千万不要让别人代笔。
  你见到萧何、曹参、张良、陈平,还有和我同辈的公侯,岁数比你大一倍的长者,见到他们,都要依礼下拜。也要把这些话告诉你的弟弟们。我现在重病缠身,使我担心牵挂的是如意母子,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立了,怜悯这个孩子太小了。
  【简评】
  这是汉高祖刘邦临终前给儿子的训诫,内容有三:一是认真读书求学;而是礼重功臣长者;三是善待诸弟,尤其是最年幼的赵王如意。
  在历代的史籍尤其是笔记小说中,刘邦是个轻视文人,根本不注重为学之道的草莽英雄乃至痞子流氓。《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说他有意怠慢儒生郦食其,让两个侍女替他边洗脚边同郦食其谈话;《楚汉春秋》甚至说他拿儒生的帽子当尿壶。至少也是“不读书”的市井之徒。唐人章碣在一首七绝中说:“唐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但我们看了他给太子刘盈的训诫后,感到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人常说: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个人在临终前,还一再叮嘱自己的继承人要“勤学习”。至少说明他在当皇帝后,通过治国理政实践,已经醒悟到读书和知识的重要性。这有两件事可以证明:
  一是反思当年不爱学习的原因,是由于“遭乱世,当秦禁学”才以为“读书无益”。现在通过治国理政实践,已经醒悟;
  二是他本来不想将帝位传给他认为懦弱平庸的太子刘盈,而想传给“类我”的赵王如意。但当他看到太子请来了自己也请不来的“商山四皓”作为辅佐,而且“群臣咸称汝友四皓”时,立即感到太子“可任大事也”,随即决定“定汝为嗣”。这说明他对文化知识的看重,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羡慕并注重那些有真才实学的隐士高人,承认读书明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封《手敕太子文》,可视为他对人生最透彻的领悟:不学无以明理,不明理无以知善恶,不知善恶无以行事,无以担天下之重任,无以治国平天下。为学同样是帝王的安身立命之本。
  至于《手敕太子文》叮嘱太子善待诸弟,尤其是最年幼的赵王如意。刘盈也是遵从的。两人从小呆在一起玩耍,惠帝对这个弟弟非常疼爱,所以就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护他。惠帝听说母亲吕后把如意召来,就知道吕后想要对如意下毒手。他赶紧派人把如意接到皇宫里,吃饭睡觉都跟他呆在一起。吕后虽然气得咬牙切齿,但有好几个月都没有机会对如意下手。有一天,汉惠帝清早起来出去打猎,如意由于睡懒觉,没起来跟着去吕后终于找到了可乘之机,就派人送去毒酒,把如意给害死了。汉惠帝打猎回来一看,如意口中、鼻子全部流血,知道如意已被母亲毒死。这还不算,她还要惠帝到厕所去看“人彘”。所谓“人彘”是指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就是把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失聪(熏聋),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言语。然后扔到厕所里。当惠帝知道这个人彘就是如意母亲戚夫人时,不禁失声道:“人彘之事,非人所为,戚夫人随侍先帝有年,如何使她如此惨苦?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他回去后大病一场,一年多卧床不起,从此日夜饮酒作乐,不再理政仅仅在位七年就去世。这当然也从反面提供了一个借鉴:如何对待政敌,如何才是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

  《训司马迁(1)》 司马谈
  【原文】
  余先周室之太史也(2)。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3)。后世中衰,绝于予乎?(4)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5)。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6)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7)。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8)。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9)。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10)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11);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12)。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13),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14)。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15),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16)。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17),余甚惧焉,汝其念哉(18)!
  (《史记·太史公自序》)
  【作者介绍】
  司马谈(?-前110年),西汉时史学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芝川镇附近)人,司马迁之父。他博学多识,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从哲学家杨何学习《易》,并对黄老之学进行过深入钻研。汉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间(前140—前105),司马谈任太史令期间,撰成《论六家要旨》,对先秦各学派的思想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篇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至今仍是史学界研究先秦思想史、哲学史的珍贵文献。
  司马谈早年立志撰写一部通史,他在任太史令时,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广泛地涉猎了各种资料。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他随同汉武帝赴泰山封禅,途中身染重病,留在洛阳不久即卒。在弥留之际,对赶来探望的儿子司马迁谆谆嘱咐:一定要继承遗志,写好一部史书。司马谈虽然未能动手撰写通史,但为《史记》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确立了部分论点。司马迁《史记》中的《刺客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诸篇之赞语,即为司马谈之原作。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

  【注释】
  (1)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
  (2)余先周室之太史也: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太史:夏、商、周三代的史官名,为朝廷大臣。后来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
  (3)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远在上古虞夏之世便显扬功名,职掌天文之事。天官:据《周礼》:上古三代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虞夏:指有虞氏之世和夏朝。历史学界一直把夏朝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有学者指出,夏朝之前还有虞朝,有虞氏是中国历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个朝代。
  (4)后世中衰,绝于予乎:后世衰落了,难道会断绝在我手里吗?
  (5)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你如果做太史,就能承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
  (6)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当今皇上继承千年传统的大业,封禅泰山。封禅是一种帝王受命于天下的典礼。这种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鲁的儒士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神灵,而泰山是齐、鲁分界。后来在齐、鲁祭祀泰山的仪式扩大为统一帝国的望祭,并定名为“封禅”。 首位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始皇三年(前244),秦始皇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仪典,先到泰山行封礼,然后到梁父行禅礼。汉武帝即帝位30年后,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封禅泰山。
  (7)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你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
  (8)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孝道始于奉养双亲,进而侍奉君主,最终在于立身扬名。且夫:且,况且;夫,发语词,表示议论。
  (9)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如果能够扬名后世、显耀父母,这是最大的孝道。
  (10)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天下人称道歌诵周公,说他能够显耀父兄文王、武王的功德。
  (11)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宣扬周公、邵公的遗风,就能通晓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和文王的父亲王季的思虑所在。周:周公,见前《诫子伯禽书》注。邵:即邵公,亦称“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今河南北部),是后来燕国的始祖。因最初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周成王时,他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陕以东的地方归周公旦管理,陕以西的地方归他管理。他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支持周公平定叛乱。太王:即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姓姬,名亶,豳(今陕西省旬邑县)人。中国上古周族领袖,为西伯君主,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追谥他为“周太王”。 王季:本名姬历,是古公亶父的第三子、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周部族首领。
  (12)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于是到了公刘的时代,他的功业主要是尊崇始祖后稷,发展农牧业。公刘:古代周部落首领,为周先祖后稷的第12世孙,不宙之孙,鞠陶之子,周文王的祖先。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率领周人由邰(今陕西武功县境内),迁徙至豳(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开拓疆土、建立邦国,发展农牧业生产。是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爰(yuán):于是。
  (13)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缺失,礼乐衰颓。周幽王:(前795—前771),姬姓,名宫湦(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之子,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其人贪婪腐败,不问政事,重用佞臣虢石父,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周幽王为取悦褒姒,又“烽火戏诸侯”,结果,被犬戎杀死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周厉王:(?~前828)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子。在位期间,横征暴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为了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搞得百姓不敢说话,“道路以目”。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仓皇出逃,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
  (14)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孔子删削整理和研究历史典籍《诗经》、《尚书》,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
  (15)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自写《春秋》“绝笔于获麟”至今,已四百余年。获麟:孔子认为麟是“仁兽”,天下有道时才会出现。现在天下无道,诸侯混战。孔子写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时,听到麟出非其时且被微贱之人猎获,非常伤感。于是写下“西狩获麟”这句话之后,就不再写了。这就是传说中孔子写《春秋》“绝笔于获麟”的故事。
  (16)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诸侯相互兼并,史书丢弃殆尽。
  (17)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
  (18)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对此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

  【翻译】
  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夏之世便显扬功名,职掌天文之事。后世衰落,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你继做太史,就会承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当今皇上继承千年传统的大业,封禅泰山,而我不能随行,这是命啊,是命啊!我死之后,你必定要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
  再说孝道始于奉养双亲,进而侍奉君主,最终在于立身扬名。扬名后世来显耀父母,这是最大的孝道。天下称道歌诵周公,是因为他能显耀父兄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公、邵公的遗风,就能通晓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和文王的父亲王季的思虑所在。于是到了公刘的时代,他的功业主要是尊崇始祖后稷,发展农牧业。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缺失,礼乐衰颓。孔子删削整理和研究历史典籍《诗经》、《尚书》,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从写《春秋》“绝笔于获麟”至今,已四百余年。诸侯相互兼并,史书丢弃殆尽。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
  【简评】
  这篇《训司马迁》,摘自司马迁《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是其父司马谈临终时对他的告诫。他希望在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他从两个方面来交代司马迁要担负起这种历史责任感:
  一是从“国”的层面:自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缺失,礼乐衰颓。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担当起 “作《春秋》,乱臣贼子惧”的历史责任,学者至今皆以之为准则。但孔子绝笔至今已四百多年,诸侯相互兼并,史书丢弃殆尽。现在,你有责任继承史学传统,担当起这份历史责任。
  二是从“家”这个层面。司马谈告诉司马迁:这个家庭在周代即是太史,再往上虞夏时代,即“显功名”、“典天官事”,现在汝复为太史,应该继承家族这个光荣的传统。并指出:“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就是最大的孝顺。并举周公能够显耀父兄文王、武王的功德,周公、召公能通晓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和文王的父亲王季的思虑所在等贤人、名人为例,指出:“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就是最大的孝顺。而自己因病不能随汉武帝去泰山封禅,亲自写下这“接千岁之统”的盛典,是命不好;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所以内心十分惶惧不安,热切地希望司马迁完成这未竟的大业。
  司马谈去世三年之后,司马迁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司马迁牢记父亲遗命,准备撰写一部通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与唐都、落下闳等共同订立汉代历法“太初历””后,便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飞宏伟抱负,潜心于《史记》的写作。《史记》完成后,司马迁也就不知所终。《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史学著作影响极为巨大,后世二十四史(包括清史稿),基本上皆按其体例。《史记》也被称为“实录、信史”,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