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9年9月11日 作者:刘向荣 来源:新浪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刘向荣:你知道“教师”称谓的历史变化吗?

  现在每年的9月10日为国家法定节日——教师节,顾名思义,此节日与“教师”相关联。讲起“教师”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教师最常用的称谓。然而,“回到历史”,实际上从古至今,“教师”之称谓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地变化着的。

  一、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教师的称谓是“司徒”、“秩宗” 、“典乐” 。此时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而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接受教育。

  二、东周之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教师被人们称为“师”,人们将 “师”与“君”相提并论,当时教师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三、东周之战国时期

  战国战国时期孔子开创了私家授学,可以说是中国民办教育第一人。孔门子弟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逐渐发展成为教师的尊称。

  四、唐朝

  唐代之后,“师” 的职责逐步演变成“教”“学” “授” 。韩愈的《师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时期,教师又称作“教授”、“讲师”、“教谕”、“学博”、“学正”、“学录”和“监学”等。

  五、清朝

  清代继续沿用以前称谓,但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从此,“教员” 开始作为普通学堂教师称谓出现了。

  六、民国时期

  1912年,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中华民国取代清王朝,我国教育进一步迈向近代化,此时期,教师一般被称为“先生”,教师地位比较高,据说鲁迅一月工资放到今天可以买2000多斤猪肉,即使在北京买四合院问题也不大。

  七、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的称谓变为“教师”,也即人们口中的“老师”。在经过“臭老九”被批判后,“老师”一度地位比较低。进入21世纪,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老师”之地位才得以有很大改观。但也出现“老师”被泛化的问题,以至于在很多时候即便不在学校任教的其他行业也已“老师”称呼。

  参考资料:网络资料。(作者:南京市宁海分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