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9年4月16日 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海归“逆流成河” 中国进入人才收获季

北京举办的“海归招聘会”上,求职者众多。(图片来源:北京《新京报》)

  中评社香港4月14日电/今年以来,中国一些大公司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不绝于耳,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3%,创下两年来新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美国《侨报》4月13日载文《海归“逆流成河” 中国进入人才收获季》,文章说,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下,中国留学生归国却在“稳就业”难度加大的情势下“逆流成河”。海归潮一年比一年汹涌澎湃,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8 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 51.94 万人,首度突破 50 万人,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

  一家以全球应届生的校园猎头为自我定位的人才平台Lockin China日前发布报告称,2019年海归人数将会达到80万人,比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海归数字多出接近30万人。这一数据是否准确,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海归数量急剧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海归大潮遭逢就业低潮,无疑会给海归们的择业带来重重困难。按照市场法则,“供给”急剧增加,需求疲软,自然做不到“奇货可居”,海归在职场上碰壁实属正常,审时度势,调适心理预期,也是目前大环境下的明智之举。

  应该看到,尽管经济下行引发失业率升高,对人才的渴求却依然强烈,中国仍然是“海归友好”的职场,这在科研人才的使用上尤为明显。在中国高校师资人才引进的项目中,博士毕业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的海归,可以在高校获得正高职称、博士生导师的岗位,幷且得到住房,年薪超过四五十万人民币;相对来讲,同是博士毕业,本土人才则收入低,发展和晋升空间狭窄。

  国家青年人才计划支持的“海归”人数超过“土鳖”1倍,以至于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在提案中为本土人才发出呼吁,人才政策和人才引进,应该给本土培养的青年人才更多发展空间和支持。

  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原本自带光环的海归,其亮度正在减退。用大数据方法对海归竞争力做广义的量化评估,职介机构BOSS直聘发现,从求职者被企业主动关注、沟通、收藏等行为数据上看,海归整体就业竞争力明显高于国内求职者,但竞争优势已从2017年的38%缩小到31%。

  海归大潮中也是鱼龙混杂,中国职场招聘者对海归文凭含金量的辨识度也今非昔比,这与HR从业者本身就是海归不无关系,海归对海归,真本事还是假镀金,高下立现。

  海归择业去向维度狭窄,同样影响着他们的就业体验和长远发展。2018年接近一半的海归投身北上广深,超过36%的海归落在上海和北京,集中度颇高。根据Boss直聘发布的报告,32%的应届海归毕业生将互联网作为首选期望行业,他们心仪的公司,当然,是阿里和腾讯。

  值得海归们欣喜的是,中国各城市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这种就业市场结构性的冷热不均大概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各个城市纷纷放低落户门槛,有的提供创业支持,有的给出各种真金白银的优惠。深圳、海南等地甚至推出“人才房”政策,为符合标准的人才提供购房、租房优惠。

  在老龄化恐惧袭来的当下,年轻劳动力本身就是一份红利,更不要说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知识有技能的人。

  对于着力于打造国际人才竞争力的中国来说,因缘际会,有着国际视野的本国人才大规模回流,彼消此长,正是人才收获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