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9年12月27日 作者:栩然 来源:搜狐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17岁读小学,25岁中专毕业:“输在起跑线”上的毛泽东,是如何赢在终点的?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们熟悉的一位伟人。
  和当时多数的知识精英相比,他输在了起跑线上,甚至差点弯道翻车。他从平凡中走来,但却开创了不平凡的伟业。
  01
  偏远的小山村里收到了一封信,这是毛泽东从几百里外的长沙市寄来的。
  收信人叫毛顺生,是毛泽东的父亲,也是一个地道精明的富裕农民。
  这封来信让毛顺生异常高兴,因为毛泽东在信里讲到了,他已经中学毕业,考虑再三准备去读商学院。
  一辈子都在精打细算,努力积蓄的毛顺生只有8个字的感受:吾子可教,前途远大。
  商学院啊,将来可是要做大生意发大财啊。
  他还没高兴多久,又收到了信。毛泽东在信里说,商学院他准备不读了,要去学法律。有一所政法学校答应在三年之内教完一切关于法律的学科,保证学成可以立即做官……
  学法律好哇,将来可以当官啊。
  毛顺生感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在前面等着他的儿子。
  毕竟,为了能早点挣钱养家,早在毛泽东十多岁的时候,毛顺生就送他去米店学做生意去了。
  对毛顺生而言,一辈子吃喝拉撒就图个小富即安,现在都有机会学商业,学法律,挣大钱、当大官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对比后来的历史,我只能说幸好毛泽东没有屈从于米店的学徒生涯,否则中国社会里不过是多了一个小小富商。
  但中国,却很可能会错失掉逆天改命的机会。
  02
  1911年,风尘仆仆的毛泽东第一次坐船到了长沙。
  因为之前只上过私塾和小学,已经18岁的他,作为初次进城的乡下娃,只能上中学。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个细节是,毛泽东在来长沙读中学之前,曾经从韶山步行到湘潭去考一个高等小学。
  结果学校的校长说,他太高了,不收。
  也幸好没有收他,否则,很可能毛泽东崭露头角的时间还要往后推好几年。
  当然,相对于那个时代里很多读不起书的人,毛泽东已经算幸运的了,毕竟虽然读书晚,但好歹有学上。
  但对比一下他的老对手张国焘、王明,或者是一大最年轻代表刘仁静,你才会发现他的起步是真的晚,起点是真的低。
  比如张国焘,19岁考入北京大学,当过学生会主席。中共一大的时候,他是陈独秀的代表,大会主持人,坐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而毛泽东则低调地坐在一边,当记录员。
  相比张国焘,王明的经历更像“开挂”。
  他6岁上学,16岁就从农业学校毕业,20岁出头出国留学,去了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25岁的时候就在共产国际的扶持下,成了党的实际领导人。
  而毛泽东一直要到40多岁的遵义会议,才第一次被选为党的政治局常委。
  刘仁静比上面3位还要天才,14岁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16岁就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
  我算了下,他在北大读物理的时候,毛泽东应该也在北大——当一个毫不起眼的图书管理员。
  估计刘仁静是不大看得起他的,很多年以后毛泽东自己说,那时候没什么人愿意和他这个带着浓重外地口音的图书管理员交流。
  参加一大的时候,刘仁静才19岁。对比下毛泽东这个年纪才刚上中学,他参加一大的时候已经快30岁了,你就知道人与人的差距有多大了。

  03
  和那个时代多数的知识精英相比,毛泽东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不要紧,他再接再厉,又输在了弯道上。
  毕业,都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很多人读书的时候很颓废,一进入社会却如鱼得水,或者读书的时候不温不火,结果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一下子逆袭了。
  从这个角度讲,19岁的毛泽东,不仅没有弯道超车,而且差点翻车了。
  因为前面说的两所商业、法律学校,毛泽东都没有去上。他短暂地去读了一所省公立高等中学,结果读了半年又退学了。
  退学后的他整天去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读书,对毛泽东而言,这是难得的学习时光,对他父亲毛顺生而言,却是难以忍受的浪费时间。
  在他父亲断去生活资助的情况下,毛泽东不得已去考了不用交学费的师范学校。
  师范毕业后,毛泽东没有工作,他去了北京,当了编外图书管理员,很快又辞职回了湖南。期间,准备出国但最后又放弃了。
  从1911年到大城市长沙开始,到1921年参加一大。
  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如果只看最后的结果,你会感觉毛泽东的人生就是两个字:蹉跎。
  已经快三十而立的他,人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和成就,入学、退学、再入学、再退学,毕业、失业,出国、放弃……
  参加了一个只有50来人的小党派的成立大会,还只是个书记员。
  历史就在这个地方第一次展示出了它的深不可测,不可名状。
  作为党的创始人,当年的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把这次成立大会当太大的事,一个都没去出席。
  陈独秀当时在陈炯明手下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大学预科校长,没出席的理由是正在争取一笔款子修建校舍,人一走,款子就不好办了。
  李大钊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没出席的理由是北大正值学年终,校务纷繁,难以抽身前往。

△陈独秀和李大钊

  两人当时都忙。但他们的理由与中共“一大”的历史地位相较,无疑是芝麻与西瓜相较。
  什么是历史?这就是历史。
  并非理想,却是真实的历史。
  有时候谁也无法看清历史的走向,更不知道自己身处何种历史中。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个如今发展为9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就此诞生。
  参会的毛泽东,作为唯二的两个人(另一个是董必武),最终伴随着这个党走到了最后。
  04
  一大之前的毛泽东,从任何角度看,都默默无闻,除了少数几个具有慧眼的人,看出其不凡之外,很多知识精英当时都把他当成是个很土的“农家娃”看待。
  但从他走过的人生路径里,已经包含了后期成功的所有要素。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大器晚成”,但怎么样才能看出是大器?而不是一晚到底,蹉跎一生了呢?
  从历史上看,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脑力、精力、心力缺一不可。
  《春秋公羊传》说, 把社会的发展分作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太平世是理想社会的最高阶段。毛泽东所处的时代,连乱世都算不上,
  准确地说,是末世。也就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亡国、亡家、亡文化。
  这时候必须要有“三根柱子” 来支撑:
  一根叫 “无信不立”。所谓 “信”, 就是信念、 信仰、 信心。这需要的心力。
  一根叫 “无学难为”。“学”, 就是学问、 认识、 本领。这需要的是脑力。
  一根叫“无实必败”。“实”, 就是实际、 实践、 实事。这需要的是体力。
  而年轻时候的毛泽东,恰好就已经具备了这三样东西。
  所谓脑力,就是一个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毛泽东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在外国留过学”。但他喜欢思考。
  这种思考的能力,一方面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另一方面来源于大量的调研和实践。
  毛泽东读历史、哲学,掌握的是思维工具,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的体系,而搞的那些调查,就是为这些思维的运用打下基础。
  毛泽东就像是通过看教参(历史、哲学)掌握了解题的方法,然后进行大量刷题(调研),既帮助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在不断验证、修正解题的方法。
  学校里,我们管这样练出来的人叫学霸。
  而现实里,我们管这样练出来的人叫“思想家”。
  毛泽东后来提出的无数论断,做出的决策,都建立在他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现实情况精确调查的基础上。
  所谓的思想深度,不是你会讲几句似懂非懂、看似很有内涵的“金句”;不是动不动就“看透人生”;更不是年纪轻轻就学会了世故和圆滑。
  而是,你思考的东西是每一个人都困惑的东西,你要思考的目的,是如何为所有人的痛苦找到一条出路。
  更重要的是,你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这条路,并且一无所惧地带头走上了这条路。
  对比一下,“天才”刘仁静1948年的时候,写了一篇《评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认为中共必将败亡。
  典型的分不清形势,没有脑子。

△刘仁静

  05
  所谓精力,就是一个人身体的基本素质、精神的基本状态。
  毛主席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除了这句话,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那些经典语录: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
  等等也都出自于毛主席的之口。
  他可以算作近代以来,第一个把体育锻炼上升到民族精神层面的人了。这种认识和思考,就已经和那个时代很多人拉开了差距。
  毛泽东认为,一个人的精神是和他的体魄分不开的,所以“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
  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写下了一篇不太著名的文章《体育之研究》。
  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后来成为举世瞩目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的毛泽东,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是关于体育的。
  他这么说,同样也这么做。
  在长沙求学的时候,他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热衷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他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在已经下霜的日子,他们露天睡觉,甚至到11月份,他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
  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
  毛泽东后来自己曾说:
  “我喜欢体育锻炼,这对于增强我的体格大概很有帮助,我后来在华南多次往返行军中,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中,特别需要这样的体格。”
  长征结束后,斯诺在延安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曾经给过他一个评价:
  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
  那时候的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身体仿佛是铁打的。
  一个想要做成大事业的人,如果身体上首先扛不住了,也就很难再坚持下去了。
  因为所有的收获背后,必定伴随艰辛的付出。
  06
  脑力和体力都很重要,决定一个人最终成就,但最最根本的,还是心力。
  几乎所有大器晚成的背后,都有一个从未放弃的理想。
  有些人的理想是天天被提起,但从未被践行。
  但有些人的理想,可能从未被提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你们所有人都忘了的时候,他还在踽踽独行,默默坚持。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带来巨大的改变,最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非常强调一个人要有坚强的意志。
  他在《讲堂录》的笔记中就写下 :
  “拿得定,见得透,事无不成。”
  “ 若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
  这以前不久,他在另一封信中说:
  “齑其躬 (意思是:即便自己粉身碎骨)而有益于国与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
  他在这时候就已经定下了自己的终身大志:为了国家和人民群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主席的诗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人民都是最重要的,是至高无上的,是尧舜,是英雄。
  他的伟大不是什么诗词歌赋,不是军事奇迹,而是自始至终站在劳苦大众一边的坚定立场,再多艰难委屈再高权势富贵都不曾改变。
  但立志这种事,说一说很容易,做起来很难,把立过的志向作为终身奋斗目标坚持下去,更难。
  比如蒋介石一开始也是喊着“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所到之处,无往不利。
  但坚持和有钱人有权人过不去太累了,蒋介石很快倒向了江浙财阀、上海青帮、美国人脚下。
  他开始玩金元政治和法西斯路线,玩到最后,他才发现,真理不在资本家那边,还是在工农大众那边。
  在1948年的时候,他终于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地说:
  “我们的国民革命军,不再是那个万众支持的北伐军,而成了给地主乡绅看家护院的狗腿子了”。
  而曾经身无分文的毛泽东在领导红军以后,明明可以非常有钱。
  打下漳州以后缴获非常多,富得流油,管理这笔的钱的,是他的弟弟毛泽民。
  如果只是求财求利,之后的他已经被边缘化,连生命安全都不太能保证,完全可以和弟弟一起悄悄带着钱跑路,就像革命道路上很多中途跑掉的人一样。
  但毛泽东没有这么做。不仅没有,他还把这些钱全部分掉。
  长征初期,红军每个纵队带的银元都过百万,金银财宝无数,雇了很多挑夫来挑,这些钱对挣扎在生死存亡边缘的红军而言,可以说是救命钱。
  行军途中有个细节,部队拔了农民的一颗萝卜,往往会在土里放一枚银元。
  除了因为纪律严明,还因为红军其实不缺钱(他们缺物资)。
  到了延安安顿下来了,毛泽东的吃穿住还是那样。
  当时的华侨陈嘉庚为什么那么支持共产党。
  那是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去了重庆,发现国民党管理下的中上层依然是歌舞升平。
  请他吃饭都是豪华酒店,山珍海味。
  去了延安,毛泽东请他吃饭,青菜豆腐,唯一一只母鸡还是隔壁邻居送的。
  你要是看到一个创业公司,略有成就,就开始贪图享乐,天天吹嘘;另一个公司,已经做到世界领先了,还在推崇艰苦奋斗,创始人只占很少股份,大量的钱分给了员工,然后整天居安思危。
  你觉得,哪个更有前途?
  07
  知乎里有个经典问题:有哪些人物一出场你就感觉“稳了”、“放心了”、”赢了”?
  高赞的回答只有三个字:
  毛泽东。
  我们很多时候,就有这样的错觉,好像毛泽东生来就是伟人。
  但当我真正去翻查历史的时候,才发现,毛泽东真正的人生经历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路高歌猛进,无往而不胜,像开挂了一样。
  他的家境并不宽裕,小时候需要和长工一起干活睡觉,父亲对他的教育也不重视,十七岁还在东山学堂读小学,十八岁才到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就读初中,二十岁时进入了湖南第一师范,直到二十五岁才中专毕业。
  相对于当时的知识精英来说,毛泽东几乎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这以后的路更是坎坷。
  他在生死线上来去好几回,经历过被排挤、被打压、被误解,甚至是被开除。
  从1921年开始,毛泽东其实很长时间都是徘徊在党的领导集体边缘。
  那时的中央在大城市,在上海,而他则更多时间在转山沟穿密林,红米饭南瓜汤。
  他从来就不是什么“一出场即是巅峰”。
  在1935年遵义会议之前,党已经先后经历了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等领导人。
  毛泽东曾经被三次开除中委,八次受到严重警告,但还是继续坚持革命。
  1929年的时候,他从红四军的主要领导岗位上被选了下来,在闽西的一个农村里养病。
  9月,红四军开第八次代表大会,他疟疾发作,都走不了路了,向大会请假。
  大家却觉得他是在闹情绪,发函让他务必参会,否则就要给处分。
  最后被担架抬到会场里去,大家才相信他是真的病重。
  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自己走的道路。
  这样的经历难不难?
  难。
  还干不干?
  接着干!
  陈毅后来曾说过:
  “毛主席是一个……受过污辱、冤枉和虐待的人……他被撤过职,受过党内审查,被宣布为机会主义者,蒙受耻辱,被送往后方休养。没有人去看望他,因为谁也不敢接近他。”
  正因为有过这些坎坷的经历,毛泽东才会对司马迁那么推崇和认可。
  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毛泽东
  毛泽东的地位从来也不是天生的。那些坎坷的经历、那些人生的低谷和打压,每一步都是他走向领袖的坚实台阶。
  1927年1月,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发展情况。曾经对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说过一段话,他说:
  “我搞革命是为了无产阶级事业,我所爱、所交的朋友都是穿草鞋的没有钱的穷人。
  我们的革命还才开始,要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还得三四十年。
  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来了。”
  这以后他就真的再也没有回过韶山。
  直到建国后,1959年,已经66岁的他回到韶山,睹物思人,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七律·到韶山》,诗里有两句话,是他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先有伟人,后有伟业,先有真人后有真理。
  那些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必定是创立了伟大的事业,经历了伟大的磨难和牺牲。
  最后,用一句我很喜欢的电影台词,来结束本文吧。
  伟大的人并非生而伟大,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教父
  今天是毛主席的诞辰,就以这篇文章小小地做一次纪念吧。
  伟人千古!
  ☀本文选自栩然说(ID:xuranshuo)。作者:栩然,微信上最会写毛泽东的人。特别擅长将个人成长干货与历史人物故事相结合,观点独特、内容有趣,每一篇阅读都是十万+。喜欢他的文章,推荐同步关注他的个人号栩然说,后台回复“毛泽东”,一定不虚此行。灼见经授权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