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9年1月25日 来源:搜狐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不可不知的春联文化:春联的起源与发展,与这两位皇帝密不可分

  古人云,过了腊八就是年,眼看距离过年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在外工作的人们开始陆续返乡,准备迎接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或许存在不同的过年习俗,但有一点基本一致,那就是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春联属于对联的一种特殊形式,分为上下两联,除了要求对仗工整、字数相同之外,还要包含对新年祝福,具有极强针对性,毕竟是以喜迎新春为目的。常见的春联有“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还有“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

 

  春联既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是历史丰富性的表达,作为炎黄子孙,有一些关于春联的文化不可不知。今天笔者简单介绍春联的起源和发展,即它的起源与发展,与这两位皇帝密不可分,他们就是后蜀的末代皇帝孟昶和明太祖朱元璋。

  首先聊一聊孟昶跟春联有何关系。虽然早在周朝就出现桃符,但五代十国之前,并未形成正式的春联形式,直到孟昶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才算登上历史舞台,所以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是历史上第一副春联(也有说是第二副)。

 

  或许不少人对孟昶不甚了解,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过,他跟南唐后主李煜比较相似,同为亡国之君,而且皆属于帝王中才华颇高的人物。孟昶十五岁被册立为太子,不久后父亲孟知祥病逝,他在悲痛之中继承皇位。尽管刚上位就整顿吏治,铲除居功自傲的大臣,对教育非常重视,却未能延续这种英明之举。

  孟昶共在位31年,却有好大喜功之缺点,生活上相当奢侈,况且遇到宋太祖赵匡胤这般雄才大略的皇帝,孟昶压根不是其对手,于公元965年主动投降。《宋史·蜀世家》记载:“蜀未归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也就是说,在后蜀灭亡的前一年的除夕,孟昶亲自挥笔写下一副春联,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因为无意之举,居然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某方面来看,正是由于孟昶,春联才正式以独特形式登上历史舞台,称其为开端和起源并不为过。

  宋元两朝,春联虽然一直存在,却没有在民间流行起来,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推动春联文化发展的竟然是读书不多的朱元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增强过年的氛围,要求皇宫内外都要张贴春联,既然皇帝下令,群臣不敢不从,京城内的百姓也纷纷在过年的时候贴春联。

  朱元璋不愧为实干派皇帝,为了确保将春联推广开来,不仅专门派人在街上巡视,而且亲自微服私访,期间发生一件趣事。有一年除夕,朱元璋看到挨家挨户都贴上春联,心中甭提多高兴,突然看到一户人家门前没有贴,怒火瞬间涌上心头。

  如果是平时,以朱元璋的暴脾气,估计当场就会发飙,考虑到过年的喜庆,朱元璋让随从去问一下,为何这家人不贴春联。原来,这家主人以骟猪为业,大字不识一个,而且生意不好,也买不起春联。朱元璋没有责怪他,让他从邻居家借来笔墨,朱元璋大笔一挥,给他写了一副很有意思的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所以,当我们过年时张贴春联的时候,不要忘记孟昶和朱元璋在春联方面的贡献,若没有他们二人,或许春联将不复存在,也就缺少些许年味。

  参考资料:《楹联丛话》《宋史·蜀世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