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8年4月25日 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数字经济为老百姓带来了“获得感”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屈指可数的数字经济体。

  中评社北京4月25日电/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着成效。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将信息化贯穿现代化进程始终;在推动产业全面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全球瞩目的进展;不仅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发展转变,更是为当前全球性经济形势低迷、逆全球化势力涌动的态势带来了全新的动能和希望。

  中国网发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玉书文章称,数字经济的腾飞非一日之功。早在18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极富前瞻性的提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构想。在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还没有意识到数字力量之前,开始了数字动能的战略试点。十八年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深化机构改革、数字中国开始在各个领域展现、引领并逐步重构了社会的基础单元。持续扎实的战略执行力和领导力,逐步将数字中国的宏伟规划变成了现实,展现出了面向未来的强劲动力。以数字经济为例,截至2017年, 中国网民已达7.72亿。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屈指可数的数字经济体。

  数字经济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20至21日的网信工作会上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围绕建设数字中国,明确了17项发展指标,部署了10项重大任务、16项重点工程。截至2017年底,其中国内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数、光纤用户占宽带用户的比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等4项指标已经提前完成。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大数据的高速交互提供了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民生保障和群众生活的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大大增加。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方面。近年来,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这为中国数字经济的下一步飞跃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根据IDC预测,2018年中国广义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市场规模将超过720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7.1%。此外,到2021年,至少50%的全球GDP将会是数字化的,中国数字经济比重将达55%。

  文章指出,中国的数字经济转型为各国打开了新希望之门。一方面,中国的数字经济腾飞为“一带一路”国家带去了全新的发展动能。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受制于自身基础条件,其中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只能眼睁睁看着全球数字化进程越来越快,处于“干着急”的被动状态。随着中国数字产能的急剧提升,数字“一带一路”的继续推进,为这些国家送去了进入数字时代的“入场券”。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转型托起了“金砖国家”新的双赢新模式。例如在B2B,B2C方面的国际贸易,形成了全球共同经济增长新亮点。中国的数字经济模式在俄、印、巴西都已经产生了示范性的影响作用,为带动金砖国家的数字经济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强数字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数字人才紧缺是全球性难题。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当前中国数字人才的缺口日益扩大,主要体现在顶尖数字人才、跨领域复合型数字人才和基础数据整理技术人才等方面供给不足。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目前各类高校掀起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建设的热潮。但是从具体学科课程设置看,主要立足于现有的数字技术,存在过于求新、求实用的问题。当前技术发展及其迅速,这意味着等到学生毕业,他们所学的技术就已经过时了。因此数字人才的培养,要从面向现有技术知识转向面向未来的发展,要注重夯实学生数学、外语、算法、编程、以及系统架构等基础能力的训练。培养数字人才的终身学习能力远比适应现有生产的技能要求更为重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