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7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中国-新加坡,一条大通道开通运营了!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评社北京11月16日电/10日凌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

  重庆团结村车站已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列满载汽车摩托车配件、成品纸等货物的列车缓缓驶出,这些货物将经贵州运至广西北部湾,再通过海运抵达新加坡。

  今年9月底,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正式开通运营,构建起一条以重庆为基点,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纵贯西部的国际联运新动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如今,南向通道运营已进入正轨,其助推“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从东向到南向,新动脉改写传统物流格局

  近几个月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部分货物改变了货运线路:以往是从重庆沿长江顺流而下,从上海转运东南亚,现在则可选择从重庆经广西北部湾出海至新加坡的南向通道。

  公司物流部部长侯凯介绍,以前走长江需要30天左右时间,现在走广西出海,单纯的铁路运行时间只有2天,整个运输时间可以节约20天左右。

  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西部企业开始关注和选择这一物流新通道。从东向到南向,正引发西部地区传统物流格局的重大转变。

  多年以来,高企的物流成本一直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痛点。“内陆地区物流成本占GDP的16%,远高于沿海地区的8%和发达国家的4%。”中国交通物流协会联运分会秘书长李牧原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创新思路、机制,缩小东西部地区在物流、融资等方面的差距。

  翻开中国地图,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一眼可见——广西北部湾。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港口集疏运能力不强、航线稀少等原因,西部出海大通道一直通而不畅。东向通道,走长江水路或陆路到上海、连云港等地出海,成为西部地区货物外运的主通道。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加快发展和内外贸易的增长,物流格局正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与更直接的南向通道相比,东向通道运输路程遥远,物流时间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长江航运也面临物流通过能力日趋饱和、季节性因素制约等诸多瓶颈。

  2015年11月,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其重要目标之一即为降低西部地区物流成本、促进国际间投资贸易增长,南向通道应运而生。

  根据规划,南向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广西通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

  在中新两国以及沿线省区市的共同推动下,南向通道建设加快推进。

  今年5月,满载21个集装箱货物的测试班列从重庆出发,48小时后抵达广西钦州港,再通过海运抵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沿线国家,成功实施南向铁海联运通道的首次测试运行;

  8月31日,渝桂黔陇四省区市在重庆签署了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和关检合作备忘录;

  9月25日,南向通道铁海联运常态化班列首发,每周五双向固定发运。

  截至11月9日,南向通道已经累计发行测试班列9班、常态班列11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