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6年10月19日 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 字体颜色: 字号:[ ]
“神舟”飞天,筑梦太空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这是航天员景海鹏(右)、陈冬在出征仪式上挥手。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中评社香港10月19日电/继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9月升空后,中国10月17日又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目的是为更好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进而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美国《侨报》10月17日载文《“神舟”飞天,筑梦太空》,文章说,自1956年中国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至今,中国航天工程已走过整整一个甲子。回顾几十年的峥嵘历程,中国形成了独立自主、完整配套的研制、生产、试验和发射测控保障体系。举世瞩目中,中国发射了10艘神舟飞船,实现了探月工程“绕”、“落”目标,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在填补中国航天领域空白之余,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探测、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行列。此外,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能力也位居世界第三位。

  几十年的宵衣旰食,让中国航天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从“跟跑”到“幷跑”的飞跃。如今的中国,已真正实现了航天大国梦的夙愿。不过,放眼全球,中国还难言航天强国。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中国受制人才缺乏、资金短缺、起步较晚等短板,使得中国与西方等国还存在一定距离。中国未能拿到国际空间站的“入场券”,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缺乏关键技术和人才。

  不能与国际航天强国开展合作,就会错失学习先进探索技术的机会,久而久之还会被航天强国远远甩开。这成为中国从“幷跑”向“领跑”跨越的巨大障碍。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别人也不会无故赠送,中国必须将自主创新研发作为战略发展的制高点。伴随中国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储备日益丰裕,中国在独立自主挑战航天高精尖技术等方面有了更多实力和优势。2020年左右,中国空间站将投入运用。未来,中国还将向火星探测、太空旅游和观光、载人登月等领域发起新的冲击。

  浩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建设太空强国,中国一直在路上。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先后发射成功,将为中国空间站建设进行关键技术验证,也再次佐证着中国在追逐航天梦上的孜孜不倦。这种持之以恒,不但将助力中国克服重重障碍,也势必为中国最终迈向航天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