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3年2月17日 来源:凯风网综合 字体颜色: 字号:[ ]
中华孝文化:《二十四孝图》之五——啮指痛心

  核心提示: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文化。孝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在弘扬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构筑和谐社会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些古训一次次提醒着世人“孝道”的可贵。这其中,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图》从不同角度、不同境遇出发,描述了感动世人的二十四个行孝故事。从本期起,小编为您慢慢道来这24个故事,让您在春节假日感受传统美德的温情意,增进爱老敬老的正能量。

五、啮指痛心

原文

  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译文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俗话说:“母子连心”。曾子是著名的孝子,对母亲的讯息有很强的感知能力。后人赞曰:“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查看更多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