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盛顿北京大学校友会组织的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动,吸引了华盛顿特区及周边地区150多名中外奥运迷。图为华盛顿华人在一起收看奥运会转播。邱江波摄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几天来我一直被一种激情所感动着,一直在享受来自同事、邻居和朋友们的赞美和祝福,所有赞美和祝福表达了人们对精美的开幕式由衷的钦佩和喜爱。平心而论,美国人自信真实,热情大方,从不吝啬赞美他人,而且是由衷地赞美他人。但他们多关心自己的事,对美国之外的事并不太费心。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及一个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可这一次北京奥运会,奥运会的开幕式震惊了世界。
由于事先不知道CCTV-4不能转播,也不知道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将不直播奥运会开幕式,我提前几周就请好了假等着这一刻的到来。虽然直播没有了,有不尽的失望,可我假请了也就不再去上班了。于是便自己给自己营造了这样一个等待,不开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上网,让自己这份期盼一直到晚上8时。快到早上8点时,我接到了顶头上司的电话,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其实她只是想证实奥运会开幕式是不是在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8时开始,这么多的“8”有什么特别的讲究?有什么特殊的中国意义?当她听明白了我的解释后,收线前不忘加上一句:“祝贺北京奥运!以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开幕式一定很精彩!好好享受吧!”我的回答也不客气:“那是一定的。谢谢!”
过了中午,北京已是午夜了。虽然“鸟巢”的开幕式已经落幕了,但北京仍在沸腾。从这时起,我家的电话差点给打爆了,国内的朋友们没有忘记我,知道我在那儿等着呢,急于想把开幕式的消息告诉我,而我第一句话就是:“说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要提开幕式的任何一个字,我要自己看,让我等待……”
等待什么?我问自己。那是中华民族百年梦想实现的一刻,那是几代人为之努力要圆梦的一刻,我要让自己的心感受这一刻,让自己的眼睛见证这一刻。这一天啊,那叫一个长,终于到了晚上7点30分,NBC的节目开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始了,只几个镜头我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的朋友迫不及待地在深夜给我打电话。
在那以后的几个小时的直播中,我目不转睛,心情已经不是用激动或狂喜或者什么言语可以形容的了,心底里不断涌动的就是两个字:“中国”,“中国”……那一晚,我心潮澎湃,夜不能寐。次日,我神采飞扬,迎着清晨的阳光出了门,遇到的是邻居们的祝福;手机响了,是朋友们的祝福;再走远点,是许多陌生人的祝福;上了班则是来自更多的同事们祝福。我们公司里有不少华裔,他们击掌庆贺,互相倾诉在观看开幕式的过程中,如何多次泪如雨下,深深地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更多的美国同事在送上他们真诚的祝福后,总不忘问起很多关于开幕式的问题。什么是“击缶而歌”?什么是“四大发明”?“丝绸之路”起止何方?“清明上河图”又在哪里?那些闪亮的五环是如何挂在夜空又随乐而逝?那位在“天人合一”的意境中点燃火炬的运动员又是谁?是不是因为下次奥运会是在英国伦敦,所以才选了一位著名的英国歌手和中国的刘欢一起演唱本次奥运主题歌《我和你》?我虽然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看了电视介绍,上了互联网,还带上了字典和百科全书,但依然无法回答很多很多的问题。开幕式表演中所展示的历史,今天和未来的意境神韵,实在不是几句话就能表达清楚的。举办北京奥运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举国盛事,精美的开幕式一夜间感动和震惊了世界。
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犹如沧海之一粟,何德何能,得到如此多真诚的祝福和赞美?我不过和他们一样,是亿万观众之一。之所以如此,我知道是因为中国,是因为今天的中国,是因为2008北京奥运会,是因为这个精彩的开幕式。
其实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孤立的,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无论你对这个国家的态度如何,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中国人创造的奇迹。记得几年前,在我们公司一个会议上,公关部门的负责人讲了这样一件事。他说,作为世界一个有名的物流公司,刚刚进入中国时,有好几年的时间发展得并不顺利。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他认识了一位中国驻美前外交官,聊了很久。这位前外交官告诉他,要在中国打开局面,就要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接触中国文化,熟悉中国人,否则就会像“井底之蛙”,看到的永远只是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看不到在中国的机遇,也看不到中国的潜力。他风趣地用他的理解解释了成语“井底之蛙”,并形象地说,我们这只青蛙如今已经离开井底,慢慢地往上爬,每往上爬一步就看见更大一点的天空,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大的天空,我们会越来越好。美国人以自己特有的幽默,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打开了大门,中国认识了世界,也给了世界认识中国的机会。
我深深地为我们祖国今天的辉煌感到自豪和骄傲。
祝福我的祖国,祝福北京奥运会。
(温化平 8月12日深夜于美国新泽西州洛卡威市)